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中国诗歌英译文如何在美国成为本土化传统:以简·何丝费尔吸纳杜甫译文为例

    2017-10-17

    钟玲 【内容提要】 由20世纪初开始,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文在美国形成一个文学小传统。这些英译文则是这个小传统的经典,其文本改写的成分相当大,包括适合本土的选择,注入本土的...

  • 论“新诗形式的两个来源”

    2017-10-17

    一 自《诗经》以后,中国古代诗新形式的产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纵向的历史继承,即继承和革新前代诗的形式;一个是横向的现实吸收,即吸收和改造现实的民歌形式。这两方面的结...

  • 对谈•被撕裂的痛苦•异国形象

    2017-10-17

    ——从《梅红樱粉》谈起 蔡春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350007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自建立伊始迄今,从中日作家作品、理论思潮、翻译译介等视角进行的或者影响或者平行的比较研究可谓为...

  • 试论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

    2017-10-17

    王向远 摘 要: 目前我国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方面的教材和著作,大都全盘接受美国学派的观点,不加区别地把所有“跨学科研究”都视为比较文学,导致了比较文学学科范围的无节制...

  • 经典背反及其他

    2017-10-17

    迄今为止,世界文学明显呈现出自上而下及由外而内、由强到弱、由宽到窄、由大到小的历史轨迹。所谓自上而下,是指文学的形而上形态逐渐被形而下倾向所取代。倘以古代文学和当...

  • 中西的火神、人变虫与悼亡诗母题

    2017-10-17

    主题学研究最初开始于十九世纪德国学者对民俗学的研究。民俗学研究侧重于探索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等的题材及其演变。比较文学的主题学,在民俗学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为对文学内...

  • 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

    2017-10-17

    曹顺庆 摘 要: 一些人认为中国文论仅仅涵盖“气”、“风骨”、“神韵”、“比兴”、“妙悟”和“意境”这样一些范畴。然而,如果从一种文化的视阈来看,我们分析中国传统文论...

  •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

    2017-10-17

    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 乐黛云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年会第一次在中国境内召开,我感到十分高兴,我谨代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向大家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并向大会组织者 欧阳...

  • 媒介学:飘洋过海的寒山诗

    2017-10-17

    媒介学是主要研究不同国家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联系的方法、途径与手段及其规律的影响研究。“媒介学”一词,原是法文,但其词源来自希腊文,意为居间者、中介者。“媒介”,是一...

  • 重申文学性

    2017-10-17

    ——对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 谢天振 摘 要: 中国比较文学工作者该如何看待当前西方比较文学界的泛文化研究趋势?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该如何发展?作者阐述了他对这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