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应注重构建西方文论研究中的对话角色近十年中国西方文论译介回顾

    2017-10-17

    在经过了改革开放前20年(1978-1998)的大量翻译、介绍、研究之后,中国对西方文论的译介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冷静、较为全面和更有选择的时期。特别是,在近十年(1999-2009)中,在对“失语...

  • 模仿与偏离

    2017-10-17

    ——论中日新感觉派的关系 翁家慧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一、对日本“新感觉派”第一种误读 新感觉派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日本文坛,经刘呐鸥的介绍,传入中国,并...

  • 近20年的美国“十佳小说”

    2017-10-17

    Listverse.com是一个专门评选“十佳”的网上数据库,在西方深受人们的欢迎,其在人文社科及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十佳”评选为广大读者所认可和接受。2010年10月,该网站评选出了美国最...

  • 异国形象:作为兽类的日本

    2017-10-17

    ——四明浮槎客笔下的日本 张哲俊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从唐代以来,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形象转变为了人类的形象。这种人类的形象是建立在对于日本的想象,尽管对于日本也有一定的...

  •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双语作家纪念美国俄裔作家纳博科夫诞辰110周年

    2017-10-17

    2009年4月23日是美国俄裔作家弗拉季米尔·弗拉季米拉维奇·纳博科夫(1899-1977)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在美国文学史和俄罗斯文学史上都占有非...

  • 从越南俗文学文献看敦煌文学研究和文体研究的前景

    2017-10-17

    王小盾 内容提要 越南所存的五千多种汉喃文古籍,是有待中国学术界去认识和利用的宝贵文献。本文着重介绍了其中俗文学古籍及其在内容、性质上与敦煌文献的同一性,进而讨论了...

  • 比较美学:中国与世界

    2017-10-17

    一、比较美学的学术景观 由众多横跨各洲学者于2003创刊的网上美学杂志《当代美学》,在新近一期“编者的话”中写道:“美学作为一个学科,已经远远地超越了艺术,而进入了诸多...

  • 盛世酒诗人艾布•努瓦斯与李白

    2017-10-17

    公元762年,李白逝世的那一年,阿拉伯阿拔斯朝(750—1258)的一位盛世诗人诞生了。他就是著名的酒诗人艾布 努瓦斯(762—813)。诗人李白的一生几乎是和盛唐时代相始终的,而艾瓦努瓦斯...

  • 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与艺术描写的空间

    2017-10-17

    ——宗璞的《我是谁?》与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比较所引出的思考 刘俐俐 宗璞的短篇小说《我是谁?》中所突显的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的形象,是应该认真地加以反思了。经...

  • 世界知识、地方知识与当代中国文学研究

    2017-10-17

    李怡 摘 要: 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演变与整个知识系统的转化演进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勾画了迄今为止文学研究的学术走向,而且也将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