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对古代世界文明贡献巨大。从公元前后至19世纪中叶的将近两千年间,亚洲尤其是中国、印度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一直占有绝大部分,在经济上和科...
优游史海数十载,迄今何所遇、又何所获?将为鮫人之泣珠,抑或竟成哪吒之闹海?述往事而思来者,不免感慨万端。 史学大端,出于《春秋》。近年“春秋学”在大陆又已渐复苏,故...
这些年许多人都在强调,要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必须特别注意从中国传统文化里吸取优秀资源。这本身并不错,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却十分狭窄,局限于中国古代文化...
今年(2015年),我到北大整整六十年了。我是1955年入的北大,到今年整整六十年。我们是北大第一届的五年制学生,1960年毕业,然后留校任教,到今年正好是五十五年的教龄。最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家为核心。什么是家?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家就是个安乐窝。“安”是什么?平安、安心,一回到家里就安心了、踏实了,就感觉到有依靠、有保护了,不顺心的...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作“互联网+”,我总觉得这话似乎有点颠倒,应该是“什么什么+互联网”。当今社会,运用互联网这样一个载体来传播我们的中国文化,我认为是有重要意义的。 以...
有段时期,人们由于某些偏见,惋惜意大利没有悲剧、法国没有史诗。 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这个现象很好笑,曾批评说:把某民族不具有某一文类视为耻辱或缺陷,惋惜某国没有“史诗”...
马克思在批评费尔巴哈哲学时提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可以看作是关于社会研究知识范式转型的声明,是传统的大哲学向现代社会学学...
写在前面的话 在香港遇见北岛和甘琦,他们邀请我先给《今天》编一个“专辑”,然后再由香港中文大学编入“视野丛书”。记得是2018年4月的一天晚上,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担任“饶宗...
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我当然乐于共襄盛举,先后参加了三个国际会议,撰写《危机时刻的阅读、思考与表述》《新文化运动中“偏师”的作用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