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斯(Randall Collins)在其论著《哲学社会学:思想变迁的全球理论》[1]中发展了关于哲学体系之形成的全球理论,他在该著导论中介绍了四种在哲学或社会学文献中为人熟知的体系理...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学界,国学和(域外)汉学几乎同时成为不断占据学术界视野的学术焦点和学术发展流向。然而,这二者都面临着某种定位的危机。汉学和国学的对象领域,表面上是...
编者按:自从一九八五年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联名发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长篇论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逐渐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型。进入九十年代...
在夏济安先生过去的学生中,我有幸跟随他有关左翼文学运动的研究踪迹,亦步亦趋,受益匪浅。1963年秋,我初进哈佛,就参加了本雅明?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关于当代中国政治的研...
近藤元粹,字纯叔,别号萤雪轩主人。嘉永三年(1850)出生于日本伊豫(今爱媛县),卒于大正十一年(1922),官至南州外史,是日本著名的儒学家、汉学家。他一生藏书甚丰,博览...
刘涛:李老师,非常高兴可以和您作一次谈话。第一次知道您是读汪晖老师的一本书,他在序言中提到,一位韩国学者李旭渊冒着风雪找到他,后来陆续读到您的一些文章。我们第一次...
《汉文启蒙》出版于1835年,是俄罗斯汉学的奠基人比丘林为其主持的恰克图汉语学校的教学之用而编。全书共分为前言、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附录组成。在前言中作者介绍了汉字的来...
中国古代诗学研究需要拓宽视野,在潜心深入研讨文献典籍和钻研理论本身的同时,眼光还应投射和关注海外学者的研究动态和成果,从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中发现可资挖掘参考...
早在秦汉时期,儒学便随着汉字以及中国文化传入越南,并发挥影响力。自10世纪至15世纪,儒学在越南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提升。自15世纪黎朝起,儒学的地位开始超过佛道两家,成为主体性...
17世纪,耶稣会士将儒教传入欧洲。《四书》第一个翻译文稿是1593 年由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翻译成拉丁语的。当初的手写本,如今已经遗失。不过在1662年,由意大利耶稣会会士殷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