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范剑鸣:百年新诗还要往前走

    2017-10-17

    从某种角度讲,无论是新体诗还是旧体诗,都使用的是汉语,不论使用哪种体式都可以营造诗意,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塑造诗性。但旧诗的忠实粉丝,对新诗的指摘主要会有这么几种观...

  • 王哲珠:史传文学的开阔性

    2017-10-17

    不管是以《左传》《史记》为代表的史传文学作品,还是继承史传文学传统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阅读之后,我脑中总会留下一群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几乎每个人都...

  • 爱玲:重新建构文学的整体性

    2017-10-17

    陈忠实先生曾经说过,我注重从思想上打开自己。回溯小说源头之一的《史记》,我思考了其间几种传统精神,希望能够激活当下潜在的创作思想与精神,从碎片化的世界中,从当下未...

  • 这个被普鲁斯特尖锐批驳的人我们了解得太少读《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

    2017-10-17

    《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范希衡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提起法国文艺批评代表人物圣勃夫,无论是文艺批评学者,还是一般的读者,也许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他的著作,而是普鲁斯特的《驳圣...

  • 李壮:文学评论要拒绝“套路”“黑话”

    2017-10-17

    文学评论里的“春秋笔法”,看似皆大欢喜,其实却是对读者和作者的双重不负责。虚假的赞美会令真诚的赞美蒙羞、轻妄的判断会使认真的判断失效。 讲得更直接一些,这类文章其实...

  • 警惕“自媒体江湖”侵蚀语文

    2017-10-17

    如果我们认为高质量的阅读是有意义的,认定扎根于文化基因的基本语法、表达逻辑、文字美感值得追求,每个人就都应该对文字多一些敬畏。 据媒体报道,如今野蛮生长的自媒体生态...

  • 揭秘《人民的名义》为何火爆?听听学者如何解读

    2017-10-17

    《人民的名义》为风清气正的中国登高疾呼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获得观众好评如潮。记者就文艺作品的时代特征与反腐话题采访了部分学者。 艺术反映反腐败斗争成果 延...

  • 李遇春: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之旅

    2017-10-17

    第六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颁奖辞: 李遇春的《“传奇”与中国当代小说文体演变趋势》,从文体角度入手,论述了中国当代小说与中国古代传奇小说传统之间长期被忽视的血缘关系,...

  • 不能拿鲁迅当商业噱头

    2017-10-17

    鲁迅作品的特质决定了它们不适宜改编成以娱乐为追求的游戏产品。将鲁迅的话套用到一款游戏产品中的做法,实际上瓦解了鲁迅作品的深刻意义,所体现的只是目前弥漫在电子游戏产...

  • 鲁迅研究:走出“八十年代”

    2017-10-17

    第六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颁奖辞: 邱焕星的《鲁迅“骂之为战”的发生》,对鲁迅文章中的“骂战”现象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历史化梳理。论文回溯历史语境,将“骂战”置于从晚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