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这次,不再先锋的马原没能打开儿童文学的精神世界

    2017-10-17

    作家马原在新作《三眼叔叔和他的灰鹅》里,写法保守地停留在传统儿童文学的常规手法,这不免让读者的期待落空。儿童文学并非成人文学的简化低幼版,儿童的精神世界也不像作者...

  • 徐刚:文艺和人民的双重维度

    2017-10-17

    文艺和人民的关系问题,是文艺中常说常新的话题。比如,“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便是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的核心议题。现在看来,人民这个概念理应是中国革命的产物...

  • 李舫:人的来处与归路——也谈文学与人学

    2017-10-17

    人民是无数个人的统一和集合。这些无数个人集合起来的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他们创造着生活,也创造着历史。...

  • 批评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2017-10-17

    多年来,我们的文艺创作、文艺评奖、文艺节目片面地唯市场论,以收视率、版税为惟一标准。这种不看社会效益,唯金钱马首是瞻的现象,一直让人极其担忧。它严重扭曲了我们的文...

  • 周晓枫:试错的散文

    2017-10-17

    白话文运动以来,相对来说,小说无界,诗歌无界,各种形式和手法似乎都拥有天赋的自由权。而散文,有着内在的律法,比如篇幅短小,比如禁止虚构等等。漫长时段里太过保守,所...

  • 傅强:聚焦时代与人民的宏大叙事

    2017-10-17

    许多作家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他的“自叙传”。重要之处在于,作家一定要把自己的独特的生活与经历或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融入到时代之中,要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这是...

  • 为什么“过去的故事”要“反着讲”?——对长篇小说《软埋》的一个质疑

    2017-10-17

    《软埋》是我近年看到的最为露骨地用文学形式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具体说是对土改——进行诬蔑、反攻倒算和颠覆性的作品。阅读过程中,我脑海里不时地跳出列宁评价俄国作...

  • 新的还是旧的?——当下“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一种观察

    2017-10-17

    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如果只是对生活的片段复制,在认知和审美上并无太多价值和意义。知识分子的现实困顿和精神疑难,他们身处其间的挣扎与纠结、苦痛与创伤、坚守与妥协,它们...

  • 吕国英:文艺创作有“五忌”

    2017-10-17

    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毋庸置疑,“筑就文艺高峰”是大事...

  • “文学批评共同体”:如何重建,怎样主体?

    2017-10-17

    文学批评的阶段性特征,使我们明白,“文学批评共同体”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阶段性特征,我们应该意识到,离开了特定时代的语境,便不可能很好地讨论“文学批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