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

    2017-10-17

    我像个鲨鱼,你知道鲨鱼要不停地游动,一旦停止就死了。我做翻译就是这样,一定要不停地翻……所以我说“我译故我在”。 葛浩文(HowardGoldblatt)先生来苏州参加第二届中英文学翻译...

  • 逆向而行——庞德与宋发祥的邂逅和撞击

    2017-10-17

    作者简介: 钱兆明,杭州师范大学暨美国新奥尔良大学;管南异,杭州师范大学 内容提要: 1914年,正在为《华夏集》做准备的庞德与在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北洋政府官员宋发祥邂逅相...

  • “文化转向”后的中国翻译文学史书写

    2017-10-17

    作者简介: 刘云(1978-),女,安徽淮北人,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安徽 合肥 230039 内容提要: 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与原创文学相同...

  • 东亚语境下中国语言文学新解读国际会议

    2017-10-17

    2011年1月12日,由韩国高丽大学校BK21中日语言文化教育研究团与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东亚语境下中国语言文学新解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

  • 余宝琳中国诗学研究的哲学路径和理论旨趣

    2017-10-17

    余宝琳 (Pauline Yu, 1949-),现任美国学术团体联合会 (The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的主席,曾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并兼任文理学院院长。余宝琳早年毕业于哈佛...

  • 中西诗学的汇通与分歧:英语世界的比兴研究

    2017-10-17

    赋、比、兴是中国诗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它们源自《诗经》学,后来变成文学批评的核心词汇。钟嵘《诗品》提出赋、比、兴三者要“酎而用之”,再“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

  • 重新思考中国文学概念与文学文体概念

    2017-10-17

    到底什么是文学?这是历代中国以及西方文学理论家从各个角度讨论的但是始终难以回答的问题。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与文化的文学概念有所不同,而且文学概念随着文学本身的发展变...

  • 后儒学之途:转向与谱系

    2017-10-17

    一 大陆儒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重新复炽以后,迅速成为知识界的一种言说主题与思想趣味,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与之相关,最值得回忆的事件有二,一是为儒学价值做出激烈声...

  • 每个时代都要有伟大作家的想法过于简单

    2017-10-17

    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正在推动一项新编国别文学史的出版计划,该计划已经出版了新的法国、德国和美国文学史,而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则邀请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及文明系讲座教授王德...

  • 宇文所安《剑桥中国文学史》的理念与呈现

    2017-10-17

    由耶鲁大学孙康宜教授(Prof. Kang-i Sun Chang)、哈佛大学宇文所安教授(Prof. Stephen Owen)主编的《剑桥中国文学史》(两卷)(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2 Volume Set)在英国剑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