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东莞张次溪与北京中秋节

    2017-10-24

    秋日赴京,行程时间按农历算是八月初一至初三。初一入京时,路过崇文门一带,这可真巧,想起来之前读的民国时张次溪《北平岁时志》所记:往昔北京以农历八月初一为灶君诞,崇...

  • 俄苏文学经典与非琴先生的翻译

    2017-10-24

    鲁迅先生在20世纪初就把敢于直面人生且追求理想之光的俄苏进步文学赞誉为“我们的导师与朋友”。在鲁迅先生的影响下,大批现当代作家和翻译家都致力于译介俄罗斯和苏联的经典...

  • “七月派”诗人朱健的诗歌人生

    2017-10-24

    再过几个月,朱健先生就94岁了。《开卷》杂志的主编董宁文说,据他了解,朱健是目前惟一健在的“七月派”诗人。8月18日,由董宁文主编、我采访整理的图书《人生不满百——朱健...

  • 隋唐大繁华背后的暗伤

    2017-10-24

    《帝国往事(605-758)》描绘了中国的7世纪和8世纪,也就是隋唐之交的百年。在那散落的尘埃里,隐逸着别样的风情。它不仅仅属于某一个人,更属于投身其间的每一个人。对于那些毫...

  • 数字教育“生死场”:如何打击侵权盗版?数字内容产品谁定价,如何定价?

    2017-10-24

    “我不明白,为什么内容一定要绑定一个硬件,绑定一堆平台,才能落地、才能变现,而没有自己的议价能力。” 仅仅今年以来,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就已经送达了 100多...

  • 翻译家黄杲炘的“工匠精神”

    2017-10-24

    文学翻译需要精益求精、从容含玩的工匠精神。在这方面,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黄杲炘先生的翻译成就和专业精神令人敬佩,也给人们留下了重要启示。 一是直奔经典,他山之石可以攻...

  • 法兰克福书展:反封闭,反恐惧,鼓吹文学多样化

    2017-10-24

    第六十九届法兰克福书展10月15日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闭幕。 由于美国的政策转向、英国启动退出欧盟的进程、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兴盛和极右势力在多个西方国家的崛起,今年的...

  • 不写作也能活,但就没机会干掉你讨厌的人了

    2017-10-24

    历史永远会有别的可能。因为有时间,有地点,有黑色的机遇。 虽然不写作也能活,但是还要看着讨厌的人活着,耀武扬威甚至流芳百世,希拉里·曼特尔不乐意了,她想:为什么不能...

  • 沾有蓝色泥土的萝卜根儿

    2017-10-24

    蓝色的泥土,打乱我们正常的思维习惯,这是少年时的伊凡·蒲宁,对故乡,对俄罗斯的独特感受和热爱。 一九三三年,阿尔卑斯滨海省,伊凡·蒲宁写完《阿尔谢尼耶夫的青春年华》...

  • 好一座文昌运盛的古都

    2017-10-24

    北京城,因“都”而建,因“都”而兴。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习近平总书记以透视历史、洞悉未来的深邃眼光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关系北京长远发展最为根本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