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钢的城》:有一种气质叫钢铁气质

    2022-11-11

    关键词: 《钢的城》 石华鹏 罗日新53万字的长篇小说《钢的城》(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7月版)似一块砖头,手感沉甸,“搬”着读完后,这份沉甸感转移到心绪上来。 如小说的名字...

  • 炊烟之内是人民,炊烟之外有鸟鸣 ——《北地》的生态文明视角解读

    2022-11-11

    老藤的长篇小说《北地》以倒叙的方式,讲述了在主人公常克勋晚年卧床之时,其子重返父亲奋战的北疆城乡“找魂”的故事,不仅反思性地回望了在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历史进程中,...

  • 《沙漠的巴丹吉林》:戈壁大漠上的唯美之花

    2022-11-11

    每个人心底深处或灵魂深处都有一处安放之地,对寄居成都的杨献平来说,他的安放之地是那片名为巴丹吉林的沙漠,是那片对他生命、人生影响最深的地域,“巴丹吉林,它深得让我...

  • 象牙塔里的俗世生活 ——读邓强元《走出象牙塔》有感

    2022-11-11

    关键词: 《走出象牙塔》 没有在象牙塔里学习生活的经历,在收到邓强元的《走出象牙塔》这本长篇小说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小说呈现给我们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在一...

  • 轻逸与黏滞:中国古典小说中的英雄落幕

    2022-11-11

    英雄的退场 年轻人读《水浒》,热衷给众好汉的武功排位次—天罡地煞座次已定,那么豹子头林冲与大刀关胜谁更胜一筹?双鞭呼延灼与霹雳火秦明谁又占上风?双枪将董平与金枪手徐...

  • 《墨韵青春》序言

    2022-11-10

    这是一个拜数字化网络的加持,不断于解构和建构、崩塌和生成之间寻求平衡,却更趋加速度失衡的时代,一个因社交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深度介入而日趋极化和意识形态化,“后真...

  • 徐刚:漫谈新时代乡村典型人物的塑造问题

    2022-11-10

    关键词: 典型人物 提起典型人物,不得不让人想到的是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中的那句话, “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 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 《春天里来》:人的发现与小说的新变

    2022-11-10

    “文学是人学”已经深深根植于写作者与阅读者的潜意识之中,成为书写与评骘文学的一则颠扑不破的圭臬。通俗地理解,文学是人写的,也是写人的。前者意在强调书写者的人本性和...

  • 陈剑晖:论中国现代智性散文

    2022-11-10

    关键词: 智性散文 内容提要 抒情与智性,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两翼。但长期以来,散文的研究者一直重审美抒情而轻智性,从而导致百年来审美抒情一支独大,而智性散文几乎被人遗忘...

  • 《雷雨》:空间叙事学视角下的经典之作

    2022-11-10

    关键词: 《雷雨》 曹禺的代表作《雷雨》,主要讲述了一场巨大的伦理悲剧。使用龙迪勇的《空间叙事学》和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所提供的空间叙事学的视角去赏析《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