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侯景之乱和江陵之变前后的梁代文学创作

    2017-10-17

    内容提要: 侯景之乱前的梁代文学主要是宫体文学。侯景之乱和江陵之变前后的十年间,梁代作家的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其文学创作也一扫乱前宫体之习,作家视野从宫廷、台阁转向...

  • 历史地理学视野中的“中国文学”

    2017-10-17

    【内容提要】 “中国”和“中国文学”均非自古天成,而为历史生成之物。我们把握“中国文学”这个概念,需要以历史主义的客观态度,关切到“中国”观念及中国地理疆域的历史演...

  • 论魏晋诗歌中的“比目鱼”意象

    2017-10-17

    内容提要: 文章在对“鱼鸟对举”意象做文献学梳理的基础上,分析由“鱼鸟对举”意象衍生出的“比目鱼”意象的起源和意义,揭示了促使魏晋时期上层文人在诗歌中启用“比目鱼”...

  • 修辞策略中的“作者”——西汉“孔子作《春秋》”说的话语实践

    2017-10-17

    【内容提要】 “孔子作《春秋》”说在中国经学历史上兹事体大且历经纷争。在比较诗学的研究视域下,福柯“作者功能”理论为重新讨论西汉时期的相关言述提供了新进路。孔子实际...

  • 南唐私学的兴盛及其诗文传授

    2017-10-17

    内容提要: 聚徒授学和书院(堂)教育是南唐私学中的两种重要类型。受唐代以来文学高度发展以及进士科以诗赋取士的影响,诗文创作技艺的传授是南唐私人讲学的重要内容。私学的兴...

  • 《诗经》的比、兴与《焦氏易林》的象征

    2017-10-17

    【内容提要】 《焦氏易林》象征和《诗经》比、兴运用的物象,具体可感,委婉含蓄,象征与比、兴借助于物象而相通。林辞引《诗》是诗歌的爻辞化,林辞以诗的形式为载体,则是爻...

  • 区域文化学观照下的畿辅文化与文学

    2017-10-17

    内容提要: 畿辅是建立在周代的“五服”或“九服”制基础上的一种政治制度,因这种制度而产生历史悠久的畿辅文化。畿辅制度与地方文化的融合,使畿辅文化的地位和重要性有了提...

  • 奥斯里斯神话与《山海经》相关神话的比较——兼论古埃及阿通神教与中土九黎

    2017-10-17

    【内容提要】 古埃及奥斯里斯死而复生神话,是以形体的完整性作为起死回生的前提,依靠的是外力。转生后以肉体、精神兼备的不变形态,活动在按照现实世界样态复制的冥界。《山...

  • 略论开元以前取士制度与诗赋之关系

    2017-10-17

    内容提要: 多数学者都将“以诗取士”与唐诗繁荣关系的讨论限定在唐代进士试诗赋的范围内,文章通过梳理汉代以来的材料,试图勾画出中古以来取士制度“文学—文章—诗赋”的一...

  • “立言不朽”和春秋大夫阶层的文化自觉

    2017-10-17

    【内容提要】 春秋时期,有“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的观念,一般认为,“三不朽”有价值高低的差别。但根据同一时期“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大夫称伐”的铭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