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艺坛,技术当道正在成为艺术创造的限制甚至桎梏。一些大片贪图重口味,间杂小清新,设计感太过浓重,让人看了,眼睛忙死,脑子闲煞,一出影院,浑不记得它说些什么。...
怎样估价当下的文学批评 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抱怨当下的文学批评,不乏危机、困境、失范、失信、失效、主体贫乏、软弱无力、滞后于创作、找不到出路等语。我认为,这些估价带...
一位诗人出版了一部诗集,为此召开作品研讨会,邀请各位评论家对自己的作品发表建议。很多参会人员慷慨陈词,发表了对这部作品的“高度评价”。其中一位评论家“极不合群”,...
写风景,中国作家向有心得。沈从文说:“善于使用手中一支笔为山水传神写照,令读者如身莅其境,一心向往。”如此,他才会倾情于湘西风物,让僻远之地古今人事的种种,皆活在...
本文所说的“文学生态”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指文学在特定环境中的存在和发展状态,二是指这种状态下文学自身的内在特性。本文着重讨论第一点,并重点讨论在特定历史语境...
谈及当下批评的诟病,作家们往往概以一词:无用。我体会这两个字的背后是这样的潜台词:你对我作品所进行的阐释,是无效的,也是无用的,既不能使我明白何为诗,又不能使我懂...
一 《文艺报》发表王元骧、董学文两位先生信函,并加按语,主张对文艺理论功能等问题展开讨论。这是很有意义的举措。王先生信中提到文艺理论性质和建设,我于是想起20多年前,...
一 文艺活动是由创作、阅读、批评和理论等环节构成的,四者缺一不可。如果我们把作家比作“酿酒师”,读者是酒类的消费者,那么批评家就是“品酒师”或“质检员”,而理论家则...
说到文艺批评家,我们容易将其与文学评论家混淆。其实两个“家”本该“混淆”为一家的,可久而不久之,评论家自身的灵魂深处爆发了裂变,评论是评论,批评是批评了。前者子孙...
散文诗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文学体裁,发展到如今这样创作队伍庞大、读者和爱好者众多、作品数量不断攀升、好作品多有涌现的文体,应当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散文诗作家、理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