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是作家“为处于危险的世界写作”,是作家对地球以及生活在地球上所有生物命运的“担心”和“操心”,是人类试图减轻和预防生态灾难的深切需要在文学领域里的必然体现...
“散文正在不同阶层、不同地方被应用,但正在以我们看不出来的缓慢与韧劲参与到不同质的文化建设中,参与到不同的经验表达中,参与到价值与精神的建设中,当然,也要看到这些...
当前,随着国际理论热潮的退去和所谓“后理论”时代的来临,中国文艺理论也进入了理论低潮期。跟着国际理论的大趋势“来到‘后理论’,似乎意味着从文化研究和后现代主义控制...
编者按 包罗万象又纷繁芜杂,这是当前散文创作的基本面貌。此中顽疾有何表现?缘由如何?“药方”何在?本版从今日起开辟“文事聚焦·问诊当下散文创作”栏目,邀请专家从各个...
在我国文学史上,《古诗十九首》(以下简称为“《十九首》”)乃是流照艺林、光景常新的经典作品,明人王世懋(1536-1588)誉之为“五言之诗经”(《艺圃撷余》),可谓中肯之评...
我已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中说过了,诗是越改越好的,或者,好作品是在不断推敲不断修改中完成的。这就是说,一个作家或诗人,一定要有精品意识,争取把每一件作品打磨成精品...
回顾近百年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文明变异、政治更新、代际嬗替一直是主宰其变局的根本因素。而代际的嬗替更是饶有意味。鲁迅、郁达夫等“五四”新文学家,创榛辟莽,居功至伟。...
中国当代文学评论界存在两种夸大文学评论家的作用的现象:一是认为文学经典是在文学评论家的炒作中产生的,二是认为一个阶级或集团可以炮制文学经典。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如...
这一段时间,有许多人谈论文学批评的现状。我对于文学批评的观感又是如何呢?可以套用一个许多场合都在使用的表述:文学批评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与读者、作家和理论学术界的...
近年来,文艺创作的数量不断增长,而精品力作则相当匮乏。文艺创作的质量和数量这种极不相称的现象引起了普遍关注。引导文艺创作从数量规模向量多质优转变,已是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