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由《唐诗排行榜》所想到的

    2017-10-29

    据报载,中华书局近日推出了《唐诗排行榜》,“千百年来第一次”对唐诗以排行榜的方式加以排序。这无疑是很吸引眼球的,而且从报道看,制榜者为了排序,前所未有地采集了四个...

  • 作家富了,文学“富”了没有?

    2017-10-29

    先是看到韩寒代言某商业品牌的文娱新闻,一知名咖啡品牌寻找到了它的最新形象代言人——作家韩寒。韩寒为其拍摄了主题为“活出敢性”的广告片,韩寒的出版人路金波在微博发布...

  • 文学:承担起匡正文风的使命

    2017-10-29

    文风往往能透视世道人心,文风也往往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风气。 在中国,很多作家是不好意思出全集的,即使出也是经过筛选的有意“疏漏”的不完全“全集”。不信,请把自己30年...

  • 国人对康德美学的三大误解

    2017-10-29

    康德哲学的基本主题是“人是目的”,他研究美学也是为了探讨审美在完成人的本体建构中的作用。这决定了“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也就成了他提出的“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的核...

  • 重破轻立,新诗的痼疾

    2017-10-29

    新诗是中华诗歌的现代形态。百年新诗发展到今天,必须在“立”字上下功夫了,新诗呼唤“破格”之后的“创格”。许多诞生之初就出现的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新诗。中国是诗的国度...

  • 新诗已形成自己的传统

    2017-10-29

    2000年4月,我与郑敏先生曾就新诗传统等问题有过一次对话,郑敏先生认为新诗到现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传统,我则认为新诗已形成自己的传统。这次对话发表后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新...

  • 诗文哪会随意得——“一秒钟变诗人”现象析

    2017-10-29

    “问君能有几多愁,树上骑个猴,地下一个猴” ;“众里寻他千百度,没病你就走两步” ;“自有怜才深意,我的姥爷也姓毕” ……如果说前不久网络上流行的这种将古典诗词名句,...

  • 批评家“死了”吗?

    2017-10-29

    事件一: 近日,据称针对文艺批评存在的问题,殷双喜、孙振华、吴鸿等数位美术批评家提出《芜湖宣言》 :提倡艺术批评的“低碳化” ——用朴素的语言,回到艺术现场,回到艺术...

  • 文艺批评为什么看不懂

    2017-10-29

    不考虑读者,自言自语,满足于小圈子,以曲高和寡、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自我安慰,因此招致读者不待见,也算咎由自取。文艺批评为什么看不懂 文艺批评受诟病,让人看不懂...

  • 何必替文学翻译比“斤两”

    2017-10-29

    杨绛在《堂吉诃德》中,把西班牙成语“conlospelosenelpecho”译为“胸上长毛”,林一安认为这是误译,应译“男子汉气概”,但陈众议认为,这是杨绛的一个妙笔,为此我曾向杨绛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