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创作要“落地”

    2017-10-29

    现在流行说“落地”。但怎样叫“落地”,怎样叫没“落地”?一句话很难说清。艺术没有硬性的衡量标准,但面对作品,人们约定俗成还是有大致差不多的感觉。 “落地”首先要有生活。...

  • 《汉籍外译史》还是《汉籍歪译史》?

    2017-10-29

    逆耳之言,在书评中久违了。对好书的“好评”既鼓励作者,也惠及读者,可谓其乐也融融。但是不能否认,我们身边也充斥着不少差书。特别是一些粗制滥造的学术书籍假“权威”、...

  • 在现实中实现美的创造

    2017-10-29

    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无论其形式多么新颖,技巧多么高明,真正感动观众和读者的,只能是深刻的内容和思想,而这其中必然会有深深的现实烙印。关注现实,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取美、创...

  • 文艺批评急需重拾价值理想

    2017-10-29

    长期以来,人们对“文艺批评是运动着的美学”(别林斯基语)深信不疑。然而,令人忧虑的是,时下的文艺评论没能挡住功利化和世俗化思潮的席卷,人情评论、红包评论、广告化评...

  • 当代文艺批评发展的瓶颈何在?

    2017-10-29

    “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一些理论分歧之所以长期难以解决,主要是因为有些人在理论上软弱和不彻底。这种文艺理论的软弱和不彻底主要表现中国当代有些文艺批评在只认强弱不认是非...

  • 从“理解力比想象力更重要”谈起 ——与毕飞宇商榷

    2017-10-29

    毕飞宇认为对一个小说家而言,理解力比想象力更加重要,他还说情感与想象是通过理解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想象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广东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钟晓毅也认为,...

  • “类型”有限,文学无疆 ——也谈文学的“类型化”

    2017-10-29

    我是反对在文学创作过程中谈类型化的。 首先,创作的“创”字就决定了文学写作的创新性和超越性,一旦将其类型化,就是固定和僵化,由创作降格为制作了;其次,类型化也仅仅是...

  • 文学评论中的“瞎子断匾”

    2017-10-29

    ■在人人都是大师,人人都是中心的文学界,我们不拿出勇气自我剖析,不以理性的立场审视自己的短长,后人一定会对我们的智商和我们的精神品格产生怀疑,进而全面地否定。希望...

  •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引发的思考

    2017-10-29

    对中国当代文学现状的批评不时泛起,如外国学者批评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还有些评论家针对当下文学精英立场的退却而慨叹“中国不会再出现大作家”。至于批评中国当代文学“...

  • 能否视“奖”若浮云

    2017-10-29

    一年已过大半,年成几何,大致或可掐指算来。但算来算去,唯有这文学奖是最难有个准数的。大的如诺贝尔文学奖,因为实在难以猜度,终于导致英美有好几家赌博公司开展了对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