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文学期待“慢下来”

    2017-10-29

    前不久举行的一个文学论坛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谈及议题“作家要放慢脚步回望从前”时说,“这个文学‘议题’,深深植根于目前所处的社会语境和文化氛围中,它与其说是学术...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争鸣? ——对董健先生《“秦家店”核心价值在当今的反动

    2017-10-29

    ●董健先生与孙皓晖先生最纠缠不清的就是历史主义与道德主义两种标准的优劣,及其由它所牵扯的中国改革的现实与未来。其实,这也正是当前中国思想文化界分歧的主要根源之一,...

  • 文学批评应有的气质

    2017-10-29

    文学评论应该写得激情四射、文采飞扬,能清晰地触摸到作者的态度、观点甚至呼吸。作者在场,并力图将一篇批评的文章写成美文。 哲学与政论,其实也如此。马克思的长篇宏论,有...

  • 问题是出在虚构上吗?

    2017-10-29

    2010年初,被誉为国字第一号文学期刊的《人民文学》,推出了新栏目———“非虚构”。主编、评论家李敬泽说,之所以设置这个栏目,一是看中它的包容性,可以把许多有别于虚构的...

  • “构思论写作学”的历史批判与现实批判  ——对马正平《非构思写作学宣言

    2017-10-29

    摘要 : 文章对马正平在《非构思写作学宣言》中提出的观点进行了回应与探讨,通过对“构思论写作学”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的知识社会学考察与意识形态分析,批判了当代主流写作学的...

  • 文艺批评要驯服市场的“野性”

    2017-10-29

    当下,我国文艺的市场化倾向已越发显现出来。这时,批评的在场就显得十分必要。但批评关注文艺的市场化,追踪文艺市场化的脚步,却并不意味着要以市场为风向标。 市场化的文艺产品...

  • 驳庸俗的血亲主义批评

    2017-10-29

    我无疑是对贾平凹的作品批评得比较多、也比较尖锐的人。这让一些人困惑,让另一些人恼怒。困惑者不解我为何偏偏与贾先生过不去,为何总是不依不饶地与他为难,于是便心生好奇...

  • 哲学家的文学评论

    2017-10-29

    1月13日,本报刊登的记者与哲学家邓晓芒的对话《消费时代与文学反思》,在读者、作家和评论家中引起很大反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梦阳(笔名沈哲)很快发来文章《哲学家的...

  • 且慢“送去”先“拿来”

    2017-10-29

    许多年前,准确地说,是1934年6月4日,鲁迅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拿来主义》。他不满那种心态保守、自大虚荣的“送去主义”,号召人们要有眼光,有勇气,老老实实地向别人学习,简单地...

  • 说洋人,则藐之

    2017-10-29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总觉得矮人三分,气消胆夺;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洋人在中国人面前,总显得气吞山河,志逞风雷。当然,“中国人”前边,应该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