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夜读,最适宜的,是轻薄的册子,可展,可卷,可近,可远,盈尺之间,心眼相随,一切由我。 睡前读了几页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郁黯的情调,迫压心室,有苦...
近日,《人民文学》杂志宣布了一项名为“人民大地·行动者”的写作计划:向全国公开征集12个非虚构写作项目,各提供1万元资助经费,并且在年度人民文学奖中增设两个“非虚构作...
失去了对时代诗意的感悟,文艺作品就没了生气 凡是热爱文学艺术的人,这几年似乎有一种共同的感受:我们的经济越来越发达了,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文学和艺术却没跟上这种进步...
每个人灵魂中都有飞扬不羁、狂躁不安,想要冲决一切束缚追逐自由的一面,这种激情在文学上的表现就是浪漫主义,它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个时期作家作品的艺术原则与精神,同时也...
近两年我和上世纪80年代成名的一些前辈批评家接触较多,他们在反思80年代文学批评的得失功过之后,几乎都对当下的文学批评表达了殷切期望,认为批评的黄金时代可能属于当下,因...
陈梦家先生的事例表明,功夫不能没有,但功夫不是万能的。评价一个学者的成果,一本书的价值,首先要考虑其观点和解释,而后才涉及功夫。如套用清儒章学诚的话,就是当看一只...
从新中国成立初至“文革”近30年,我们急于要挣脱现实羁绊而飞向理想世界,然而在现实条件反差巨大的情况下,便只有靠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于是特别需要并且也迅速地高扬了“...
近年来,文学的发展状况遭到不少质疑,无论是文学界内部还是社会舆论都对当下文学的表现感到有些困惑。文学被推向边缘,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一些人将这种状况归...
有文学评论家在南方某报刊文,认为报告文学因“叙事伦理”的不成立,故“恐龙已死”。这一关于报告文学正面临死亡的判断,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曾有很多报告文学的专业研究人员参...
近日,《人民文学》杂志走进北京大学,就“当代汉语写作的世界性意义”的问题,邀请国内外著名作家、学者发表了各自的观点。现摘要整理刊发如下: 铁凝: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