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文学的立场

    2017-10-2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多元化的价值环境里,在各种娱乐至上、消费至上、物质至上的风尚中,讨论文学的立场,可能会产生某种误解。但是,我们依然坚持,文学是有立场的。更确切...

  • 散文须高瞻远瞩

    2017-10-29

    很年轻的时候开始,我就养成了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其中像苏格拉底的《申辩》、司马迁的《刺客列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茨威格的《世间最美丽的坟墓》等等,在毕生漫长...

  • 文学的声音

    2017-10-29

    ●当代文学和作家所形成的声音缺乏独特的音律,独特的音律依赖于独立的思考与立场,当代作家缺乏独立的文学立场和主张。今天追求某种时髦,明天模仿某种主义,后天又想表现自...

  • 文艺精品:拒绝低俗 彰显崇高

    2017-10-29

    时下相当多的文艺作品,存在着所谓“价值中立”乃至“价值判断逃避”的弊端。这样的作品,不管其内容多么“丰富”,形式多么“现代”,都是与文艺精品相去甚远、乃至南辕北辙的。...

  • 文学有什么用?

    2017-10-29

    1 首先,要有界定。 这里主要讨论的是严肃文学,不是通俗文学,不是商业文学。 雷德菲尔德提出两个概念,把它引入文学范畴。大传统,即,由知识分子书写的,与庙堂之上的价值观...

  • 不能用非理性的方式批评“国学” ——与姜义华教授商榷

    2017-10-29

    编者按 自本刊创刊以来,对国学概念的各种质疑、释疑的声音便不绝于耳,此起彼伏。这构成了国学在当今时代的基本生态。不久前,《文汇报》发表了学者姜义华先生文章《不应漠视...

  • 汤炳正《〈楚辞〉成书之探索》商榷

    2017-10-29

    内容提要 汤炳正先生“《楚辞》编辑五阶段论”大胆想象,思路开扩,但是缺少文献佐证。他断言:“凡见于前者即略于后,乃王逸《楚辞章句》的惯例”。而书中多有《九歌》、《九...

  • “文艺美学”乱弹 ——兼评杜吉刚论文《试析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历史起点问

    2017-10-29

    美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都一直没有摆脱它从属于哲学的地位,但这也绝不是美学的不幸。因为哲学这门学问实在包括的范围过于广泛了一切与人有关的思考的东西几乎全部都可以...

  • 不应漠视“国学”概念的非科学性

    2017-10-29

    要求重视对儒学的研究,重视对诸子学的研究,重视对中国古代学术与传统文化的研究,我觉得都很有必要,但一定要给它们戴上“国学”这一桂冠,并将之列为一级学科,我却觉得实在没有必...

  • 文学应放射出理想的光芒

    2017-10-29

    文学理想的表达,是现实在变革发展中的艺术展现,实质是文学艺术超越性的体现,文学艺术超越性恰是文学艺术存在的生命。 文学艺术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生活。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