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家媒体发表了首都许多名家对当前文学的忧虑,文章的通栏大标题是《伟大的时代为何难觅伟大作品》。我以为文学和时代是相辅相成、互为你我的关系,并不同步发展,文...
众所周知,商业化时代,人们的心态都比较浮躁。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似乎被冷落了,因此有人说文学被边缘化了。其实这只是文学的一种历程、一个相对的文化现象。只要人类与...
用这个标题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散文在三十年间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地位似乎没有多少提高;再是说本来不多的散文份额,被处于磁场中心的诸公分享的同时,又被叱咤风云的小说家...
1 如果在文学的向度和抵达层面构建一种合理秩序,文学的伦理问题是否就会迎刃而解?我想,这之间有划等号的理由。其实,中外文学重构与颠覆、再重构与再颠覆的发展史,本身就...
当一些人发出“文学死亡论”时,他们往往找错了可能导致文学“死亡”的“杀手”。现代电子技术,不会导致“文学死亡”。你看,在电子阅读器和手机上,我们照样可以阅读文学作...
自从理论介入文学批评实践以来,给文学批评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繁荣了文学批评实践,这是三十多年来文艺学取得的成就之一。但是我们也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文学批评越来越远离...
从心里流出的,最终要由心去收获;从心灵出发的,最终还要回归心灵;由心弦弹拨的,最终还是由心灵来共鸣。对于文学来说,最美好的归宿莫过于此。 然而现实是,包括网络在内的...
拙文《从景清刺看黄裳所藏琅嬛文集手稿本》刊出后,黄裳先生有《关于琅嬛文集》(以下略称“黄文”)一文,其中顺便对拙文提出的“铅刀”问题做了回应。对此我有另文奉答,这...
内容提要 汤炳正先生的《〈屈原列传〉理惑》虽有众多好评,仍不免漏洞百出。汤氏删改《屈传》后得出的两个重要结论:“怀王之时屈原只是‘疏’”;“《离骚》之作当在屈原被疏...
黄兄: 看了你的长文《文学有什么用?》(见10月28日本版,作者黄孝阳),本来想在QQ里说几句,越想越觉得若干的东西心有戚戚焉,决定细说两句,也严肃地与兄交流。 从实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