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发展,人们评说一切的可能与评说一切的欲望一起大幅增长。参与文学的公众及其参与方式发生突破原先格局和界域的嬗变,文学批评的生产不复仅仅是“...
冯其庸先生撰文《项羽不死于乌江考》颠覆两千年定说,认为西楚霸王项羽不死于乌江,而是死于东城。此说一出,立即引起学术界尤其是《史记》研究界的强烈质疑,《文史哲》201...
内容提要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论充满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不能科学地揭示文学的本质,也不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情感语言艺术作为文学的本质较为准确,也更切合中国文学的...
●纸质媒体时代尚可以区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因为个人观点进入纸质媒体尚需过程和一定程序,且须经编辑等多人之手。网络时代则打破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个人观点可...
一 “当代中国文学60年”这一概念的提出,在我看来,并不是因为“整日子”的到来而生产出的应景词。它意味着“共和国60年”成为了讨论“一个时代文学”的“时间单位”,这就迫...
内容提要 童庆炳先生主编《文学理论教程》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教材中能反映较新研究成果且具有一定创造性的高校文科教材之一。但在理论体系、教材结构和概念阐释等...
近日,由中国作协、广东省作协主办的“网络文学研讨会”在京召开。相关人士表示,今后将开展网络文学的评论和评奖,网络文学有望纳入传统文学评奖、重点作品扶持、作品研讨中。...
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当然有东西文化差异的因素。但如果仅以文化差异来解读,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中国作家大部分是不会承认己不如人的,可能有鲁迅所说的“...
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网络文学女作家研讨会上,一些网络作家以及评论家所谈到的网络文学与“低碳”的关系,网络文学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文学与“低碳”的关系的话题,颇...
顷读徐上峰先生文章《中国作家缺了什么》(见《文艺报4月19日2版》),颇受启发,得益甚多。 首先,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学许多重要问题聚讼纷纭,往往与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