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当今不少人都在预言说,二十一世纪是“亚太”的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乃至是“东亚”的世纪,并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汉字圈文化,将成为下一世纪的文化主流等等。对于这...
前记 2019年9月我得以重返阔别二十年之久的湖北大学,是年底江畅教授主持编纂《大国之魂》一书,试图系统阐发中华文化的优秀观念,邀请我参加“其命维新”一章的写作,我欣然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把“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
中国人,因着特殊生存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形成大抵可称之为关注现世的认知习惯。由此,其文化也自然带上“重实际而黜玄想”的特点。“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
鲁迅曾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1]。对于道教文化,不管褒之为博大精深,还是贬之为拼凑的杂烩,其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如哲学、史学、文学、科技、医学及民俗融于一炉,对...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是古代中国人特有的一种超越生命、证悟无限的方式,代表着企盼与天地并存、共日月同辉的美好愿望。本来,超越与永恒是人类一切宗教最普遍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吹响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在新时代再出发的号角。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具有继承性和民族性的特点,这...
编者按:本文系2021年5月15日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成立大会上曹文轩先生为“大学与写作”主题演讲发表的讲演全文。 今天,我想讲讲辩证法——艺术辩证法。你可以什么都不信,但你...
有人问,传统文化是不是等于古代的一些圣贤之言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大家知道人们的言和行、文化和思想从来就是有距离的。现在经常会听到这样两句话:有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