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回到文学现场

    2017-10-29

    重新评估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面临一些错综复杂的难点。当下文学观念的多元化,使“重估”既无法确定,也无法统一一个有效的标准。从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讲,这当然是再自然,...

  • 这两篇文章不应再算作鲁迅的作品

    2017-10-29

    《答托洛斯基(按:今通作托洛茨基)派的信》和《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这两篇文章不应再视为鲁迅的作品而被编入《鲁迅全集》了。理由是:这两篇文章都是冯雪峰用鲁迅的名义...

  • 现实主义还是色情主义?

    2017-10-29

    批判现实主义一直就是我们的文坛法宝,我们的作家俨然已经习惯了用咬牙切齿的批判方式表达着对于现实的所谓关怀。当然,关怀与批判理应是一致的,换个说法,即无心指向关怀的...

  • 文学缺乏“经典” 当代长篇小说缺失精神性

    2017-10-29

    当代长篇小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让我们感到不满足的是,文学缺乏挺拔的高峰,缺乏令人“高山仰止”的经典。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长篇小说精神性的明显缺失。 当代长篇小说是建立...

  • 不要把张爱玲和胡兰成混为一谈

    2017-10-29

    有些人一张嘴便把张爱玲和胡兰成相提并论,这可以说正中大汉奸胡兰成的下怀。胡兰成在他的《今生今世》中,不就拼命渲染他和张爱玲的恋情吗?!后来三毛作为编剧的电影《滚滚...

  • 本土经验与普遍价值

    2017-10-29

    为什么有分歧和论争 我注意到,陈晓明近来从本土经验的角度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肯定性评价,是有某种历史性意味的。他提出了观察和评价中国当代文学标准的根本调整的构想,认为...

  • 文学批评因何而伟大? ——从《文学因何而伟大》说开去

    2017-10-29

    文学评论自身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尽管很多作家声称从来不看对自己作品的评论,乃至什么评论也不看,但任何作家在他(她)成长的道路上都不可能离开评论。他(她)从小学、中...

  • 也谈汪晖“抄袭门”

    2017-10-29

    □汪晖当年刚刚二十几岁,是位年轻的博士生,又处在那时的历史语境中,怎么能要求他按照现在的引文规范写作呢? □二十余年的鲁迅学史业已证明:汪晖的《反抗绝望》及其对中国...

  • “七月诗派”不该漏了贺敬之

    2017-10-29

    贺敬之 脑中一直有一悬念:贺敬之是否“七月诗派”的诗人? 曾读《白色花》诗集,在二十位“七月诗派”诗人中,未见胡风、艾青、田间、贺敬之等诗人入选,心中挺纳 闷。编者之...

  • 鲁迅和许广平犯有“通奸”罪吗?

    2017-10-29

    鲁迅与周海婴、许广平 《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第5期上刊载了一篇题为《回到历史语境审视鲁迅与许广平的关系──兼与张耀杰先生商榷》(以下简称《回到历史语境》)的文章。 从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