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上看到了柏峰先生的回复(见下文),非常受启发,有些问题却也还是没有明白,希望再与柏峰先生讨论一下。 “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是模仿,而模仿的对象愈是单一愈利于模仿者掌握要...
白宾(Ben Blanchard)4月23日为路透社撰写专稿,评述五四运动90年来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努力。 文章说,1919年的文学革命之后,中国作家始终未能产生全球性的重要影响。尽管在汉语世...
认真读了鄢亭枫先生的《也谈“文选型”课本》(见本报国学版5月11日),至少知道了“上海北京的中学教材”已经用“整体型”课本的优点来“补‘文选型’课本的缺点”了。——确实...
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到底走近了还是走远了?"文情报告"透露—— 文学分化愈演愈烈 作协降低门槛吸引网络写手,文学网站邀请作协负责人发布新作摆擂台,中国作协和中国文学网共同...
读了顾农先生发在《中华读书报》(2009年3月18日)上的文章《孟子》里的一处标点,有一些想法,提出来与顾农先生共同探讨。 我认为,该文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读...
在一个信息爆炸、传播多元,在一个创作门槛降低、文化日趋大众化的新时代,无论是社会主导价值的倡导、还是文化多样的肯定,无论是优秀文化的传布、还是低劣文化的狙击,无论...
陈思王曹植的《七步诗》是中国古代最为短小而有名的诗篇之一,“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来成了成语,至今引用不衰。但这首诗是不是曹植写的,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古今...
一 批评家在外人眼中,只不过是成天对别人写出来的东西说三道四的人。既然如此,批评家最明智的选择也只能是任人评说。当然,在文学批评逐渐走入寂寥的象牙塔的年代里,如果无人喝...
当前的文学批评,说实话,还是非常令人失望的。几十年前鲁迅所批评的"捧杀"和"棒杀"依然存在。一味的无原则的颂扬,一味的为了出名而专对名人的"当头谩骂",成了欲出风头者一举...
一个时期以来,“主题先行”一直是被看作是一个“黑”论,批得臭不可闻。 但平心而论,一个作家、艺术家,在进入创作之前,难道一点不考虑他要通过将写的作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