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中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震荡远比西方现代社会转型时剧烈和复杂,知识分子的分化、分歧和各自的内心冲突是在这一“中国问题”中产生的。而这应当成为促进散文文体发展...
中国大陆的学术生产,正在进入一个怪圈,同时也进入一个批评的怪圈。近年来,由此引发的议论和批评之声不绝如缕。身为学界中人,总想听到那些富有穿透力的批评,一针见血,切...
“经典新读”谁来读?怎么读?成为近日江浙沪学者热议的话题,此话题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和长江文艺出版社新近联合推出“百家讲坛”新秀鲍鹏山所著的《新说〈水浒〉》而引发。...
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等思想家就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主张;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中,也曾大力倡导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把...
《文汇报》1946年12月9日副刊“浮世绘”上,关于“老舍否认原子谈话”的报道 最近,笔者为查找资料,把1946年至1947年的上海《文汇报》翻看了一遍。竟 意外地在该报1946年12月9日副刊...
决定文学史价值的主要因素在于有没有给文学带来新的经验阐述和价值认识 前不久,我在香港岭南大学参加一个主题为“当代文学六十年”的学术研讨会。会上有一位教授对我说,你知...
侯长生先生在《博览群书》(2008年第10期)发表了《关于〈《宋诗选注》不选《正气歌》之原因〉的补充说明》,我拜读了,十分感动。他这样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使我欣赏到一种宽容...
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差异一直存在,也曾一度走入“上品”与“劣品”之争的极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众阅读视野的开阔,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尖锐分歧正在逐渐缩小,但...
文艺消费的说法是随着商品化大潮的到来逐渐兴起的,但是文艺消费有着非文艺消费没有的独有品格和特征。即使是当代的大众文艺消费也兼有物质消费、商品消费和精神享受、审美观...
●无视真理、博爱、苦难和拯救等重大的问题,仅仅追求“文学”价值的文学,是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文学的。事实上,文学没落和破败的显著标志,就是作家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