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期待着“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多元互动

    2017-10-29

    从概念的提出到书写的实践 1985年,由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三人联署的《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表,首先定义此概念称:“所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是由上世纪末本世...

  • 文学理论是在何种意义上联系文学实际的

    2017-10-29

    内容提要 “理论联系实际”长期以来不但遭致习惯性的简单理解,而且也被学界许多人视为中国文学理论建设获得有效性的出路。但这种看似习以为常的观念却隐藏着三点缺陷:首先,...

  • 文学进入了食利时代

    2017-10-29

    首先声明,我并不想做一个危言耸听的酷评家,更不想玩什么文字噱头。我想警惕的是,文学的确进入了食利时代。文学已经失去了这个时代应有的精神,或者说文学已经远离了人们对...

  • 断裂:在文坛新生代与保守派之间

    2017-10-29

    文学作为圈子正在缩小,文学作为事件正在扩大。韩寒与先锋诗人的骂战平息不久,新一轮的意气之争再次搅动了整个网络,这次,体制内的作协作为被攻击对象;论战双方乐此不疲,...

  • 文学理论能“告别”吗?

    2017-10-29

    内容提要 文学理论界近年来盛行消解理论的不良风气,这其实是对理论的误解。理论的核心是观念的问题,观念的性质不仅是认识的,而且也是实践的。理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是...

  • 疲劳的文学 疲劳的批评

    2017-10-29

    ●填平雅俗之间的鸿沟、娴熟处理艺术与生活正在成为我们最大的智慧。那么,那个曾经的文学、文学情结,或者我们想像中的文学,又该如何自处?我们存在的仅仅是心理适应的问题...

  • 今天怎样“教文学”

    2017-10-29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短文《“文学”如何“教育”》(《文汇报》2002年2月23日),提及原北大中文系主任杨晦先生的名言:“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这对于许多从小做着作家梦,经由无...

  • 文学史的“确定”和“不确定”

    2017-10-29

    3月8日《上海书评》访谈栏目刊出了《宇文所安谈文学史的写法》一文,旨在“提醒我们,文学史是不稳定的,我们应该学会接受不确定性”。如是,文学史的写法从“经典力学”的表...

  • 尴尬的批评

    2017-10-29

    现如今,有关文艺批评的文章和书籍似乎呈增长之态,但社会影响却呈下降之势。承认批评的日趋式微和边缘化,对于选择以文艺批评为业的我们虽有几分痛苦,却也无法不认可这个不争的事...

  • 文学家不应放弃精神担当

    2017-10-29

    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这种品格突出体现为一种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从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孔夫子的“大道天下”,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