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有待展开的当代文学可能性

    2017-10-17

    ——以《波动》、《公开的情书》和《晚霞消失的时候》为例 张志忠 【内容提要】本文借助于米兰·昆德拉提出的小说的可能性理念,以20世纪70—80年代之交的三部小说为例,阐述其思...

  • 灵魂的玩法

    2017-10-17

    ——从郭敬明《爵迹》谈起 郜元宝 一、基本功·恶趣味 读《爵迹》,首先想说的,是语文基本功问题。请看“第一回”开头三个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窗外的夕阳把坐落在福泽镇镇口的...

  • 论20世纪80年代后战争小说的崇高审美形态及其新变

    2017-10-17

    陈思广 【内容提要】20世纪80年代后战争小说的崇高审美形态发生了新转变,主要表现在:弱化战争场景,凸现人的心灵崇高感;悲怆、凝重与复合多样的艺术基调;严正、庄重与富有...

  • 历史碎片中的生命凝思——读袁敏的《重返1976》

    2017-10-17

    谢有顺/周会凌 1976年,是一个非常态的时代的尾声。 这个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某种标志性意义的年份,既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随着它的远去,很多东西由于历史的迷雾而日渐模...

  • “新人”想象与“民族风格”建构

    2017-10-17

    ——结合《林海雪原》的部分手稿所展开的思考 姚丹 【内容提要】本文依据《林海雪原》的部分手稿及小说初版本,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考察20世纪50年代“工农兵”作者的写作。论...

  • 夜宴中看现代城市的魅与惑

    2017-10-17

    ——关于《月色撩人》的对话 王安忆/王雪瑛 王雪瑛:对当代作家的创作有各种各样的批评,有一种批评就认为作家对当代生活不够介入,有的评论家认为中国作家对当代生活提不出问...

  • 80年代的博弈

    2017-10-17

    李洁非 【内容提要】“80年代文学”很明显由两条线索组成,两条线索平行而相对独立。一方面,体制文学毫无疑问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它对于文学生产的组织尽管已不如五六十年代,...

  • 画出中原强者的灵魂

    2017-10-17

    ——李佩甫和他的《羊的门》 邵燕 君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李佩甫在创作上一直闷着头走实力派的路子。他总置身于各种文学热潮之外,因此容易被批评家忽略,这种思维也会影响...

  • 篝火已经冷却……

    2017-10-17

    ——读池凌云的诗 王家新 寂静制造了风,河流在泥土中延续 一个又一个落日哺育灰色的屋宇 它的空洞有着炽烈的过去 在每一个积满尘土的蓄水池 有黎明前的长叹和平息之后的火焰...

  • 《蛙》:时代吊诡与“混沌”美学

    2017-10-17

    梁振华 好的叙事即使是从“现象”和社会问题出发,也仍然会有更高的精神境地或超越性,正如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里的提醒——小说不是哲学和理论思潮的衍生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