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时代,网络文化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是情理之中的事。网络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全方位渗透,也决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几乎所有学科都会不同程度地卷入这一话...
比较文学在本世纪初曾经历了一场生存“危机”。危机涉及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究竟有无存在的依据。问题的特殊严重性在于,对比较文学有无学科依据的怀疑诘难,主要来自...
美国著名比较文学家维斯坦因曾在一篇题为《我们:从何来,是什么,去何方》的论文中对比较文学作了一个生动有趣、却又意味深长的比喻:他把比较文学比喻为一个“一直处于不断...
中国学术中有所谓比较文学,算来也快有一个世纪之久了。与任何其它学科一样,中国比较文学也在不断地由朦胧变为自觉,由模仿走向独创,由小邦而慢慢蔚为大国。近年来,以曹顺...
作者简介: 吴晓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关键词: 民间文化(mass culture) 陌生化(estrangement俄音译为ostranenie) 狂欢化(carnival) 对话(dialog) 俄国形式主义(Russianformalism)...
众所周知,20世纪全球最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之一,就是中国和东方各国蒙受了一百多年受压迫、受屈辱的地位之后走向了复兴。华人在东南亚与其他地区也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同当...
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始终同外国文学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中国现代文学史这门学科几乎从其雏形开始,就呈现出与比较文学的因缘。譬如: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20世纪已经成为历史,渐行渐远。而在20世纪历经困惑与危机、不断战斗和开拓的比较文学则并未随20世纪一道“绝尘而去”。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文学没有在重重迷雾中走失,也没有在...
吴宓(1894—1978),字雨僧,陕西泾阳人,著名学者。早年就学于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1917年至192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留学,专攻欧洲文学和比较文学。回国后曾在多所大...
在当代世界文化一体论(Cultural Unification)和文化多元论(Cultural Pluralism)的激烈冲突中,比较文学学科处于相当引人注目的地位,这是由于其学科的研究对象涉及不同文化传统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