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1982:给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松绑——记中国文联四届二次全委会

    2017-10-17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1982年6月19—25日在北京召开。到会的文联全委和列席代表400多人,规模空前。这是持续了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召开的第...

  • 新世纪十年散文潮流管窥

    2017-10-17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体文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单就刚过去的一年来说,据中国现代文学馆在《人民日报》发表的《2010年中国文学发展状况》中的统计,“2010年首次发表和出版的...

  • 论张承志的文化身份焦虑

    2017-10-17

    宗教的真根据在于出世。张承志在宣布自己已皈依伊斯兰教成为哲合忍耶教派中的一员后,不仅是他自己觉得“力气全尽,我的天命履行了”(《离别西海固》),便是旁观者,也都几...

  • 新世纪的新期待

    2017-10-17

    作者简介: 谢 冕 1932年生,福建福州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北京书简》、《共和国的星光》、《...

  • 展望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发展

    2017-10-17

    作者简介: 汤一介 1927年生,湖北黄梅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著有《郭象与魏晋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 《重放的鲜花》与“拨乱反正”

    2017-10-17

    “新时期文学”往往被视为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当代文学在“文革”结束后获得的一个新的话语起点。在关于“新时期文学”的话语叙事中,“思想解放”成为了...

  • 乡土诗学新论

    2017-10-17

    作者简介: 陈仲义 厦门大学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厦门作家协会常务理事。著有《现代诗创作探微》、《诗的哗变》、《中国朦胧诗人论》等5种。 一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人...

  • “1940”是如何通向“1980”的?——再论汪曾祺的意义

    2017-10-17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重读汪曾祺的作品以及相关研究,认为汪曾祺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不仅仅在把一个久被冷落的1940年代的“新文学传统”带到1980年代的“新时期文学”的面前...

  • 融通•再造•升华——林非散文的精神向度

    2017-10-17

    作者简介: 王兆胜,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博士 内容提要: 作为精神世界的文学表达,林非散文饱含了“精神”的质素,并在作品中起到关键和枢纽作用。林...

  • “80后”小说的文学史地位

    2017-10-17

    作者简介: 高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浙江金华321004 内容提要: “80后”作为文学命名最初只是一个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