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期以后,随着中国文化教育和社科研究行业的高速发展,随着“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提出和文学史观念、范式的探讨不断被深化①大陆地区中国文学史著作的出版,呈现出快速...
为什么要讲“文学史研究的‘陌生化’”的问题?对此,我也觉得难以回答。但正因为它有某种认识上的歧义性,我才愿意拿出来讨论,并请教于大家。文学是一种教人“相信”的审美...
文学和批评要反映当前中国的现实内容 张岳健在《艺术广角》2008第5期上发表《为文学讨辩道理》一文中认为,有些文学批评家围绕着一个或几个“重要作家”并不全错,只是不能没有...
余华的《兄弟》是好作品还是坏作品?当代批评家莫衷一是,众说纷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自然,一部作品,尤其是知名作家的作品,引起人们的争议是难免的,也...
内容提要 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中国当代新潮小说的美学风格进行重新检视,对其“非悲剧”风格的形成原因从反讽、荒诞、神秘几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既肯定了新潮小说美学...
必须得承认,这是一个对苦难的观看和认识比任何时候都强烈与清晰的时代――电视、网络以及摄影已经深入我们日常生活。你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有人在镜头里痛说“革命家史”,失...
小报不足取? 1949年以前三十来年间的中国文学,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由于与政治的密切关系,1949年以后,对它的阐释、研究,就成 为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在...
我最初接触俄国形式主义及其陌生化理论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西学东渐之风渐劲,时任外文系主任的钱佼汝教授常来中文系小楼参加学术活动,于是得以相识。中文系小楼是美...
内容提要 “文学是人学”的核心和基础是文学应当“以人为本”、以人道主义精神为灵魂的观念,即强调文学“必须从人出发,必须以人为注意的中心”,反对将人的描写作为“工具”...
镇江举行纪念赛珍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70周年活动。领导和嘉宾致辞时,我在台下悄悄读赛珍珠1938年12月12日站在瑞典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台上所作的演说。演讲题目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