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自己的来路了,我怎么能不希冀找到自己的来路自己的根?伟大的传统是文人精神的皈依,这种来自岁月纵深的文化,它是作为一个精神整体发出感召力的。 进入新世纪,散...
我先是在网上读到《“被别人表述”:国民性批判的西方话语谱系》,这篇探讨“国民性批判”问题的重要文章长达三万多字,读来深感佩服。我于是寻找作者周宁先生的其他文字,终...
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最近斥责一部分中国作家的作品是“垃圾”,他同时还非常惋惜地指出,中国当代作家大多数不懂“外语”,到外面转了一大圈,仍然像卡在一个小房子里,不...
●文学的意义在于记录了这个时代,向同时代的人贡献了作家们对生活的理解:他们的赞美、批判、怨恨、希望、诅咒。 最近和一个从事中韩文学翻译的朋友交流,有些感触。她始终坚...
1 这些年来,讨论中国专业作家岗位设置问题的声音几乎不绝于耳,但据我见到的有关资料看,相当一部分人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这种体制会把人养懒,使人远离基层生活,只能...
我们在充分肯定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也不容忽视某些“消解理想”、“颠覆崇高”的创作思想和娱乐化、低俗化乃至“恶搞经典”的错误倾向,正消解着文艺对人民精神生活的积...
考证,就是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求得事物的真相。它属于历史研究的基本功。遇到一个有待考证的题目,应该怎样着手进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呢?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
●鲁迅的文字中就是有一种凛然的正气,容不得一点污泥浊水。读多了,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分辨友与敌、人与兽、是与非、正与邪的能力。 眼下已是21世纪,鲁迅也谢世70多年了,...
种种事实表明,近年来的文坛爆发了许多事件,弄得文学场颇不宁静。比如,根据媒体的岁末总结,2006年文坛颇多不平静事:韩寒白烨论战众人混战,余华出版《兄弟》惹争议,郭敬明...
关于文学衰落或正在消失的论调越来越响亮,以至于文学以从未有过的盛大的狂欢节的规模走向市场,也没有因此博得人们的乐观掌声;相反,人们更乐于认为,热烈的盛况不过是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