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实在是中国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以为,学术环境有大有小:所谓“大”,乃学术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国家对学术工作的基本态度和总体政策;所谓“小...
加强文艺评论 促进文化繁荣 文艺 评论不仅是文艺发展的重要一翼,在历史变革的时代它因传播进步的思想,尤其起到重要的战斗作用。俄国十九世纪的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
●鲁迅的“牢骚”其实就是“批判”,批判现实中一切他认为不合理的地方,而与他对阵的那一方,不愿意,或者刻意躲避“批判”二字。 鲁迅逝后二十多年,梁实秋在《论鲁迅》一文...
《文汇读书周报》7月25日发表王均熙《〈上海方言〉差错多》一文,对我的《上海方言》一书提出尖锐批评,主要是指责我书中对上海话词语的释义差错多。我写此文,只是想对王文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些有影响的批评家今天在干什么?他们曾经有过的批评精神今天还能找到多少?面对各种复杂的文学现象,他们能保持一个批评家的独立人格和精神吗?在他们的影...
中国农民的“新本质 ” 李云雷在《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3期上发表《一个人的“金光大道”》一文认为,中国农民,在历史上的某一段时间,他们不仅不是落后保守的,而是一种时...
提要: 今天远在澳大利亚的文化学者圣童专门联系笔者,授权浩歌时评全国首发以下文稿。 圣童先生曾经是国内知名的媒介人,曾经以龙行健笔名撰写过《狼图腾批判》一书产生很大...
“恶俗”是个很巧妙的词,这个词包含着一种大义凛然的姿态,一种“从指挥刀下骂开去”的语言暴力。什么是“恶俗”?“恶俗”到底有多恶?都是含糊不清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恶...
当下小说创作出现了一波新的类型化趋势。这主要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1.类型小说创作和出版的繁荣,近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创作出现了喜人的势头,出版方面专门登...
不同年代出生的作家,由于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可以创作出从内容到形式乃至价值取向迥然不同的文学作品,加之近百年中国社会的急遽变化,十年时间足可成为一个发展阶段倘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