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并受到过《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斋》)启迪的日本近现代作家知多少?尽管我们无法用调查问卷作百年考察,但仍然可以拉出一个长长的名单。20世纪《聊斋》被改编成广播...
比较文学自诞生百余年来,可以说一直是危机重重,直到今天,这种危机并没有完全过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更加严重。国外著名学者韦勒克、艾金伯勒等人曾数次谈到比较文学的...
作者简介: 范方俊(1969-),男,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西比较文学(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 比较文学是从文学史中分离出来的,把比较文学视为文...
1 读完《务虚笔记》,我想到了“思索的小说”这个概念。经由这一概念,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学与史铁生的创作在我的思考中相遇了。 昆德拉把小说分为三种:叙事的小说(巴尔扎克...
作者简介: 陈跃红,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内容提要: 学科史的研究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学科的存在和疆界是...
1.比较文学学科正名的重要性 创建或定位任何一个学科的首要工作是正名工作。正名这个概念容易使我们联想到儒家学说,因为它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之一。当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孔子...
1、在汉语语境下对“比较”产生误读的两种可能性 “什么是比较文学?”近两百多年来,国际比较文学界对这一概念的设问与回答一直处在争议之中。在《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理论形成于西方。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在中国亦历史悠久:孔子的“六艺”之分,已略带跨学科比较的意味;司马迁则在《史记·大宛列传》中将安息传闻与中国上古...
作为文学研究一个分支的比较文学,专门对那些具有跨越性的文学现象,也就是对那些跨越和打通了民族、语言、文化体系和学科的界限的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
在当前中国的文化学术界,谈论全球化问题已经成了一种时髦,但真正能在国际学术界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之基础上继续深入并作进一步推进者却寥寥无几,而能在国际论坛上与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