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勤(以下简称叶):提起现在的中国文坛,一个普遍的看法是“走入困境”,作品的阅读越来越局限于小圈子,失去了对公众的影响力。文坛之事即使暂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那也是...
一代文豪鲁迅给后人留下了数目庞大的文学遗产,包括三部短篇小说集、两部散文集和十几部杂文集,还有大量的日记、书信、翻译等等,使他无愧于“中国现代文学之父”而能与世界...
内容提要 文道关系伴随着中国文论史发展的始终,它是任何人论及文道关系时都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程颐“作文害道”语一出,便造成了历史上聚讼纷纭的文道“命案”,本文意欲通...
当代文学史的客观标准问题 张炯在《关于当代文学史的历史观念与方法问题》(载《燕赵学术》2008年春之卷)一文中指出:我们一方面要承认历史文本的多样性,承认文学史领域完全...
内容提要 张法先生与我的分歧,首先就体现在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上。第一,我认为实体性的美的本质并不存在,美的本质问题应该转换为审美的本质问题;而张法认为美的本质是存在的...
今年,有关“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的学术研讨会特别多,连我们经常“逃会”的人都参加了两个会,说明这个话题已经成为一个“年度”焦点。不过,偶尔参加一些会也会有收获,比如...
关键词 杨春时 《美学》 后实践美学 体系 特色 杨春时的《美学》在总体上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从学术演进上看,这本著作代表了美学从一种思想形态的整体话语回归到个体话语;二...
文学艺术的社会制衡作用 鲁枢元在《关于文学与社会进步的反思——兼及“退步论”文学评估》(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文学艺术的社会制衡作用较之政治的、经济...
这些日子,中国评论界似乎很热火,不断有人针对这个领域发表自己的见解,出现了一些比较尖锐的观点,也出现了一些很有见地和文采的好文章。作为一个文学创作者,按理我只管写...
一 文学作为信仰 从表面上看,文学与信仰似乎相去甚远,实际上二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或者换句话说,文学就是一种独特的信仰。有学者对信仰作这样的定义:“信仰是人类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