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十月围城》的伦理隐喻

    2017-10-30

    电影《十月围城》人物众多,涉及到父(母)子(女)关系的就有五对:孙中山的母亲和孙中山,李玉堂和李重光父子,方天和方红父女,沈重阳和念慈父女,刘郁白的父亲和刘郁白。...

  • 经典翻拍,边走边看

    2017-10-30

    经典文学名著和经典影视作品在当下的处境非常特别,它们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关于它们远与近的答案变得非常迷离。 首先,对于大多数受众,这个距离无疑是前所未有的近在咫尺。经典...

  • 时代的声音与女性的声音——论黄蜀芹导演的“女性题材”电影

    2017-10-30

    在当代(1949—)中国女导演群体中,黄蜀芹被论者们认为是较早具有自觉女性意识的导演,其《人·鬼·情》也被有的论者誉为是当代中国“‘女性电影’的唯一作品”。[1]在这部电影...

  • 我对金庸小说“经典化”及其成因的不同意见

    2017-10-30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武侠小说的爱好者。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读到了贵刊2004年第2期上刊载的李秀萍先生的大作《消费时代的文化资本之争—也谈金庸小说经典化》,甚有收获...

  • 把脉影视文学(上):原创缺乏 需积极精神、幽默和智慧

    2017-10-30

    萧立军:各位嘉宾上午好,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中国作家》杂志社承办的“中国文学高端论坛影视文学研讨会”现在开会,因为要发言的人比较多,今天咱们简化一下程序,就...

  • 学术不是诡辩术——致严家炎先生的公开信

    2017-10-30

    家炎兄: 大文《就(铸剑与金庸小说再答袁良骏先生》(下称《再答》)已拜读,谢谢。弟深感遗憾的是,吾兄那枝生花妙笔简直变成了魔术师手中的指挥棒,吾兄笔下的学术则几成诡辩术...

  • 红色经典永流传——看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2017-10-30

    红色经典之所以得到广泛的认同与欢迎,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精神文化的凝聚和传承,是理想、智慧、真理和人格的形象化身和艺术结晶,是人性、人情和人世间丰富多彩生活本身的...

  • 文化定位——金庸武侠小说批评的理论前提

    2017-10-30

    金庸武侠小说批评是目前文学评论界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面对同样的文本,同样的文学现象,不同的批评家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评论结果:赞赏的一方将其奉为经典,反对的一方却斥之...

  • 主体的生成与失落——新时期女性电影的文化研究

    2017-10-30

    近代以来,妇女解放一直是中国现代性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性的社会改造需要女性解放作为合法性的依据;同时女性解放也需要依托于现代化运动,通过把社会革命内化为自身革...

  •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的审美内涵

    2017-10-30

    金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一直风靡海内外的华人世界。我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其审美内涵。 1、从现代神话到对远古神话的回归 从本源上说.武侠小说是一种现代神话。正如卡西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