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遭逢后现代文化的现代性尴尬——视觉文化背景下华语大片的处境

    2017-10-30

    近年来,华语影坛呈现出大制作、大投入、大产量的倾向,各路导演无论第五代或者第六代,边缘或者主流,打着艺术或者商业的旗号,带着各自的新片,汇聚成“你方唱罢我登场”的...

  • 传统文化与影视表达

    2017-10-30

    影视应该重视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和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积淀了其深厚的精神和物质资源。这种资源可以是体现智慧与信仰的精神和思想,...

  • 清明节的精神文化传统

    2017-10-30

    又到了春雨霏霏的清明时节。作为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都十分重视。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扫墓祭祖,追思先人,或踏青郊游,享受大自然的...

  • 戏曲的现代转换必须尊重戏曲本体

    2017-10-30

    以创作新作品、创造新形式迎合新时代、新观众、新需求为逻辑起点,如何实现声光电多媒体等现代科技与戏曲本体的平衡和谐,是传统戏曲面对当代社会、有机融入当前消费主义和电...

  • 写小说与编剧本 ——“影视与文学”讨论(4)

    2017-10-30

    我以前是职业编剧,直到2008年底才开始专职写小说,写出好小说是我的人生志向,再苦我也是乐呵呵的。但电视剧不同,它的体积太庞大,又有“倒计时”,高度消耗体力和正常的生活...

  • 武侠片独闯水城的背后

    2017-10-30

    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9月11日落下帷幕,各个奖项各有归属,威尼斯的利多岛恢复了往昔的宁静。在一向被认为是华语电影福地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华语片此次却空手而归。两部入围...

  • 图像时代的电影和文学

    2017-10-30

    丹尼尔·杰·切特罗姆认为“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一个关键的文化转折”[1](P64),它以影像为其传播符号,继印刷文化之后成为集艺术、娱乐、商业和科技为一体的全新的大众文化传播形式...

  • 互动而非对抗:对文学与传媒关系的一种阐释——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为例

    2017-10-3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文学命运的担忧与反思一直不断,比如人文精神失落论的提出至今余音袅袅。同时,媒介技术对传统文学形式的冲击也导致了文学界的广泛担忧。米勒(Miner)在《文学...

  • 李安电影中父亲原型的文化意义

    2017-10-30

    “父亲”这一形象在李安电影中是一种广义的文化体验,他把对自己的、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对“父亲”这一形象的全部理解投注其中。给这个文化符码增添了新的人文内涵,借由“父亲...

  • 雅的这样俗 ——关于王朔质疑袁博导的逻辑

    2017-10-30

    近来有关王朔指斥金庸的争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支持王朔的高亢嗓门。有两家报章分别以《王朔有知音袁博导抨击“金大侠”》(11月15日《扬子晚报》),和《学术界向金庸发难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