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一个基本评价标准和一个重要参照系 ——从葛红兵评价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两份悼

    2017-10-29

    一 青年学者葛红兵在《芙蓉》上发表的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的二份悼词,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我听到了几种批评的声音,如《文学报》1115期从学风和文风的角度提出了质...

  • 当代文学如何表述底层?

    2017-10-29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批评发生了引人瞩目的转向,对底层的关注逐渐成为新的话语焦点。随着讨论的深入,“文学是否应该表述底层”不再是个问题,取而代之的是“文学应该如何表述...

  • 呼唤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 ——近期“底层写作”批评述评

    2017-10-29

    内容提要 “底层写作”(或“底层文学”),是一个备受近期文坛、特别是批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对近期文坛关于“底层写作”的相关理论批评进行概要扫描,就“底层写作”的...

  • 文学史的"正途"

    2017-10-29

    当代文学要不要写史和能不能写史的问题曾长期困扰中国学术界,但五十余年的中国当代文学实践以及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历程,都证明了中国当代文学"写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 存在的冲突与文学的价值

    2017-10-29

    文学的价值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复杂的问题,即:文学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自有文学以来,已经有无数理论家提出过种种观点,似乎不该再加以言说,但实际上这种讨论一...

  • 政治对学术生态的制约——回看郭沫若引起的《兰亭序》真伪之争

    2017-10-29

    内容提要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学术界发生了由郭沫若引起的《兰亭序》真伪之争。在当时中国文艺界正处在开展对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批判的时候。史学界却展开了这场不大不小的...

  • 批评对立面的确立

    2017-10-29

    小说家格非去年9月到人大课堂上来讲演,提到80年代先锋小说有两个起源,一个是朦胧诗,另一个是汪曾祺的小说。这让我有些吃惊。朦胧诗在80年代文学中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

  • 国故,即国学

    2017-10-29

    “国故”是章太炎先生发明的概念。我们中国、中华民族所有过去时代的历史与文化、典章与制度、典故与故事,都可以叫做国故。典故和故事有口头流传的,有纸面上书写的,当然我...

  • 遭遇“媒体时代”——三谈“新世纪文学”

    2017-10-29

    如果说前些年人们谈论“媒体化”和“媒体时代”,大都属于纸上谈兵和理论务虚的话,那么,在2006年的文坛,由网络领域里的口水大战、“恶搞”事件,到大众报纸的文化娱乐化、文...

  • 对中西比较研究中一些文化理论问题的思考

    2017-10-29

    内容提要 自十六世纪中国与欧洲发生正面接触以来,大量的西方学者对一切有关中国的文化知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诸多的假设、猜想、认识,乃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