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写于前年,今日略作修订,声明一点:对事也对人,但不对某某人。近日读《文学报》(第1823期)消息:如何遏止“不是金子的在发出刺眼的光芒”,中国作协七届三次全委会热议——...
本世纪伊始,上海作家沈善增又是出版著作又是发表文章,一再声称他发现两千多年积累起来的《老子》、《庄子》、《论语》旧注都“错得惊人”,是对原著的“断章取义”,而他自...
中国现当代文论发展中的中西之争由来已久,它其实是古今之争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在中国进入现代社会后,由于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现代中国的新传统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发生和发...
内容提要 明末何良俊、清初颜元的“以学术杀天下”、“朱学、王学皆杀人”这二个命题的思想内涵与戴震的“以理杀人”,三者的精神脉络是一致的,即反对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专制...
我一直以为,"坛"这个字比"圈子"巧妙得多,当然这是在用于指称某些行当"物以类聚"形成的人群的时候。"圈子"太单一,显不出汉字殊于西洋字母的长处。特别在北京话里,"圈子"带有歧...
内容提要 回顾中国文学概论教材编写所走过的道路,从俄苏模式的照搬到西方模式的套用,不难发现这几十年来中国文论富有生命力的话语方式并没有实实在在地书写进当今的文学概论...
联话是与诗话、词话、曲话及文话处于同一平台的一种传统文论体式,是我国传统文论整体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自清代联学大师梁章钜(1755—1849)于道光年间撰写出《楹联丛话...
贸然一看,这个题目的答案似乎是不言自明的。文学批评当然是为文学创作的繁荣和欣赏负责,也为文学创作的社会影响和功能负责。前者可以得出文学批评是以阐发文学作品的内容、...
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底层文学”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不仅各类文学刊物开辟了底层文学的专栏,各种级别的关于底层文学的研讨会不断召开,而且“打工作家”、“打工文学”、“...
近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元解读”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元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