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继南朝之后另一个文体学极盛的时代,而就研究规模之大、研究范围之广而言,明代远在南朝之上。对文章体制规范及其源流正变的探讨成了明代文学批评的中心议题,“辨体”...
刘湘兰 摘要:张勇教授以人物形象之视角来剖析中国小说之演进与发展,抓住了小说古今演变之命脉,对明清以来的小说进行了“古今通观”式的研究。其研究带给学界很大启示,就是...
致语,又名致辞、乐语、词语、教坊词、俳优词等,是乐舞、戏剧演奏前由教坊乐人念诵的祝颂之辞。在宋代,凡皇帝大宴或私家宴会如使用乐舞、戏剧者,例有之。对于致语的渊源、...
汉魏易代之际,学术文化发生重要转型。对此,日本学者清 水茂 先生《纸的发明与后汉的学风》[1]、中国学者 查屏球 先生《纸简替代与汉魏晋初文学新变》[2]等文都关注到纸张的...
皎然《诗议》是编入《文镜秘府论》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著作的原典及其面貌如何?这部著作和皎然《诗式》关系如何?这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一 皎然有一部《诗议》,这是可以...
倪春军 摘要:《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三辑)共收日记11种,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料价值。日记中保存的文学作品,不仅有助于相关文献的辑佚和校勘,而且对于作品的解读以及...
陶淵明(365?-427)不爲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盡人皆知,按照後人的理解,五斗米作爲微薄俸禄的代名詞無疑是由他首創的,而中國古代詩人也通常是在這種意義上使用這個典故的。如唐孟...
屠隆(1543—1605),字长卿,号赤水、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人。万历五年(1577)中进士,除颍上知县,移青浦。迁礼部仪制司主事,遭弹劾去官,林居二十载。生平与嘉靖中叶以降活跃...
漢代鏡銘是古代金石文字的重要留存之一,歷來金石學家多有印拓考釋。但是作為研究漢代韻文的一宗重要史料,文學史研究者基本上還沒有加以利用。在總集方面,明馮惟訥《古詩紀...
一、引言 明清时期的文人戏曲作家,往往首先是诗歌、古文和八股的写作者,然后才是戏曲的写作者,因此,他们自幼及长所接受的文学教育便成为戏曲文学生成的丰厚的培养基。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