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比较文学始于明治20年代,从坪内逍遥(1859—1935)在明治22、23年(1889—1890)于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前身)讲授“比照文学”算起,至今已有120年左右的历史。地处东亚的汉...
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理论曾经作为跨文化研究的思想武器,风靡一时。但是,在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大旗下开展的跨文化研究,本身的身份、立场与价值,又有诸多可疑之处。它在西方...
比较文学是在19世纪以来各民族文学日益汇入世界文学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早在184 8年,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精辟地论述了各民族文学突破其民族的 界限,坚定地...
1997年,国家教委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进行调整,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这两个独立的学科合并,组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样一个新的二级学科。这次调整在学...
我从来也没想到汉学史研究在国内居然会成为如此热门的学科! 我更没有想到我自己会成为汉学史研究学者群中的一员。 说句实话,从事汉学史研究,对我来说实在是个伤心的误会。...
一 自比较文学诞生以来,人们提出过有关学科定义的各种说法。这些不同的说法反映了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的状况,也表现了当时人们对本学科的认识。一个时期一种说法,它们之间存...
谈翻译,就意味着谈作品,谈作品的生命,作品的命运与它的特性;谈作品如何照亮了我们的生活;谈翻译,就是谈交往,转换和传承,谈本已与他者的关系;谈母语与别种语言;就是...
作为具有国际知名度与学术水准的著名比较文学学者,一方面,叶维廉所操持的比较文学的学科范式从学理的层面打开了东方文化的言说方式与意义呈现空间,另一方面,其深层文化人...
符号与意义 意义如何产生,符号怎样被理解和诠释,是我们首先要讨论的问题。在交通规则中,红灯是不能走,黄灯是要等一等,绿灯就是可以走了。在这种情况下,红、绿、黄就是一...
1993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发表了一份题为“跨世纪的比较文学”的报告,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份报告为具有开放性特质的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就广度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