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郭方云 潘先利:论莎士比亚剧作中的柏拉图宇宙图景

    2017-11-09

    1.绪论 柏拉图哲学对西方社会的深远影响不仅体现在哲学上,也波及到文学界。作为一门把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同时纳入一个有机体系的博大精深的哲学派别(Stevenson,2002),柏氏哲...

  • 陈旭光 郝哲:“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意识形态构建与类型性的隐性

    2017-11-09

    据统计,自1949年到1966年的“十七年”间,全国共拍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47部,涉及蒙古、藏、回、苗、壮、瑶、彝、朝鲜、黎、白、傣、羌、侗、维吾尔、哈萨克、景颇、拉祜、哈尼等...

  • 肖红萍:简论“自然诗人”莎士比亚

    2017-11-09

    “自然诗人”的提法并非笔者的发明,自从莎士比亚象一颗耀眼的星宿升起在世界文坛之后,历代各国的不少评论家、作家如约翰孙、兰姆、赫士列特、歌德、弗史雷格尔、雨果、斯图...

  • 李洋:法国当代电影与艺术等级体制

    2017-11-09

    从2009年起,法国电影进入历史上的第四个“黄金时期”,许多导演和作品取得了历史性成绩,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次获得金棕榈奖(2009、2014)和一次奥斯卡奖(2013)。这个“黄金时期”的形...

  • 肖锦龙:互文性与莎士比亚戏剧的解构

    2017-11-09

    20世纪后期,英国戏剧突破了前期社会问题剧的一统天下,走向了多元化:不但传统的自然主义、现实主义戏剧在布菜希特戏剧的推动下得到蓬勃发展,而且反传统的荒诞派戏剧和“残...

  • 崔军:“新生代”华裔美国导演电影研究

    2017-11-09

    作为美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华人在美国现代大众传媒中并没有得到全面而真实的呈现,以“傅满洲(Dr. Fu Manchu)”和“陈查理(Charlie Chan)”为代表的类型化角色成为华人的代...

  • 张英进:改编和翻译中的双重转向与跨学科实践:从莎士比亚戏剧到早期中国电

    2017-11-09

    翻译是一种文化改编,而改编本身也是一种翻译。莎士比亚的喜剧《维洛那二绅士》早就质疑了权威与作者身份的问题,由这部剧作改编的电影为研究跨语言、跨文化、跨媒体的文本与...

  • 孙惠柱:音乐与戏剧——一对欢喜冤家

    2017-11-09

    在亚美尼亚参加国际剧协世界大会,结识了来做主旨演讲的欧洲作曲家联盟主席艾尔方斯·卡拉布达(Alfons Karabuda),一位常为戏剧作曲的瑞典音乐大师,聊起音乐和戏剧的异同。我说...

  • 孙惠柱:我们自己的话剧

    2017-11-09

    “话剧”这个词有了90年的历史,当年洪深想出这个名词,区别了传统的戏曲和诞生不久的中国现代戏剧。前者源于曲也看重曲——音乐,而后者以说话为主——“为主”不是说只能说...

  • 孙惠柱:向哪触摸?——音乐剧《触摸》触发的思考

    2017-11-09

    《触摸》为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中心的百老汇“轮演三部曲”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个“轮演三部曲”是我给起的名字——真的很希望它们能成为经常演出的保留剧目,因为这是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