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学术新见

    2017-10-29

    必须重估中国当代文学 李朝全在2007年12月5日《中华读书报》上发表《重估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成就》一文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成就是巨大的、多方面的。可是,人们对当代文学的评价却...

  • “读者已死”所指为何?

    2017-10-29

    在今天来说“读者已死”,要冒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是人们会认为这是一种思想无力、却又要哗众取宠的行为。因为,这个命题会让人马上想到,这看上去很像是对尼采、福柯和罗兰...

  • 汉语文体与文化认同

    2017-10-29

    ●长期以来,在“文以载道”的语境中,我们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漠视文体的存在,较少注意文体对于文学的意义,“文学史”于是也就成了“思想史”,文学研究只是将文学视为思...

  • 谈诗注的"挖脚跟"

    2017-10-29

    刘永翔先生在《读〈宋诗选注〉》(收在《蓬山舟影》一书中)之二〈关于此书的注〉中,先引钱仲联先生的意见:"钟书先生在这注里全部挖出脚跟,三分之二的诗都讲了有来源,什么...

  • 文艺批评不要走进死胡同 ——从一篇“酷评”说起

    2017-10-29

    前一阵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以下简称《大明王朝》)在各地电视台热播,引来了各式各样的议论。本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不过,尽...

  • 小众化是当代文学的出路吗——与摩罗先生商榷

    2017-10-29

    内容提要 摩罗先生认为精英知识分子“一直严重脱离民间社会”、与底层民众对立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中国现代小说一直存在着大众化的传统,老舍与赵树理就是与底层大众精神世界和...

  • 语言死亡了吗?——对二十世纪“形体戏剧”的批判性反思

    2017-10-29

    内容提要 20世纪后半期,世界剧坛掀起了一股反语言的浪潮,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法国戏剧理论家阿尔托倡导的“形体戏剧”①理论,这一理论思潮的主张和表现主要有两点:1、取消...

  • 注书非"挖脚跟"不可

    2017-10-29

    最近读到刘世南先生《谈诗注的"挖脚跟"》一文(载《博览群书》2006年第4期),作者虽尝受钱默存先生奖掖,却史鱼直道,不肯苟同,对《宋诗选注》的注释方法提出了异议,具见"我...

  • 陈寅恪与挖脚跟问题

    2017-10-29

    读了永翔先生的文章(《文汇报》2006,7,23),特别欣赏他"挖脚跟"这个比喻。现在大家都讲西方的阐释学,而不大讲中国的注释学,这篇文章的一大好处,就是生动、精准而有趣味地...

  • 为新诗辩护

    2017-10-29

    从胡适在美国试验现代白话新诗,至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新诗已经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文体形式。不仅在大陆,即使在台湾、香港和海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