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永嘉之乱、安史之乱和“靖康之难”,是逼使汉文化中心南迁的三次大的波澜。与前两次相比,“靖康之难”所导致的士人南迁规模更大,分布更广,对近现代文化的影...
一 楚人文化特点 《左传》称楚国为“南国”或曰“荆”。《诗经·商颂·殷武》有“奋伐荆楚”之语。战国鼎盛时期的楚国,其疆域几乎涵盖了大半个中国,所以苏秦对说楚威王说:“...
发生在一千年前的那场“苏李之争”早已落幕,但围绕那场争论的余波却迟迟未消,持苏轼观点的与持李清照观点的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事实上,苏轼、李清照两人年龄相差近...
明清历史演义小说往往采用“通鉴”式的编年体叙述方式,以“俗近语”来演绎历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从中揭示朝代兴亡的义理;这从其书名即可看出,例如《新刻按鉴通俗演义...
阅读古诗的人,读到一定阶段时,大都会产生疑问:我们读的这些诗,是否为作品的原貌? 明清选本中出现的混乱 人们初读唐诗,大都从阅读《唐诗三百首》开始,里面就有不少文字...
《唐摭言》卷七记: 杜紫微览赵渭南卷《蚤秋》诗云:“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吟味不已,因目嘏为“赵倚楼”,复有赠嘏诗曰:“今代风骚将,谁登李杜坛。灞陵鲸海...
先秦诸子对中国人的审美悟性和文学趣味启发之大,莫过于庄子,说并世难得第二人也不过分。他以汪洋恣肆、诡异多态的旷世文章,为中国文化提供了超越性的审美空间、想象方式,...
分布地理研究是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用来研究某种类型的人、事、物的地理分布,通过地理分布的分析,去发现事物背后某些带有本质性或者规律性的东西。分布...
在明代词坛上,杨慎是非常突出的一个作家,曾被其本朝人评为长短句创作的第一[1]。《草堂诗余》是南宋人编纂的一部词选,在有明一代,非常流行,“几百年来,凡歌栏酒榭,丝...
干宝《晋书》有传,事迹较略。对干宝事迹进行过研究的,很久前有葛兆光《干宝事迹材料稽录》(下简称葛文)[1],主要从《晋书》钩稽出一些材料,作了初步考辨。笔者十多年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