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球資訊網的普及,新生代的原住民寫手,諸如巴代(卑南族)、乜寇(布農族)等文學獎新人,皆以新聞台作為創作發表的平台,形成原住民文學的伏流,開啟原住民文學另一個局面...
由早稻田大学21世纪COE亚洲地域文化研究所主办,早稻田大学蒙古学研究所等八个研究所合办的亚洲地域文化学的构筑Ⅳ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6年10月2829日在早稻田大学举行。来自中国...
你方唱罢我登场,形容图书排行榜最是恰当不过,近期,谁是各大文学图书排行榜的新宠呢?重庆出版社出版的《藏地密码1》和《藏地密码2》上市才短短的两个月,已经突破50万...
郭大烈,一位云南丽江农民的儿子。骨子里浸透着纳西人勤劳质朴的基因。年轻时就立志投身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事业。他耗费10年心血写成《纳西族史》一书。去年5月,第10届日本经济...
[摘要] 我们现在走向的人类学已经是逐渐在中国语境中本土化了的人类学。它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服务于中国本土的发展;二是在学科意义上参与到世界人类学的对话之中。 [关键词]...
【摘要】書寫記憶,是八O年代以降作家作品的關切之處。在各種書寫記憶的題材中,「鄉愁」的回顧不僅是一種時空的勉懷,對台灣原住民而言,可視為一種積極的社會運動姿態。然而...
跟伐伐比較熟悉的一次相遇,是在多年前的聚餐中。那時的他,不知為什麼跟阿道大聲地嚷起來,和著微醺酒意,話講得愈來愈大聲,伐伐的布農語和阿道的阿美語,如洪水一般衝到屋...
内容提要: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孕育了马丽华深重的苦难情结,苦难美是她生命美学的核心。她的大散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视域,全方位地展示了西藏的大风景,作品具有文化人类学...
[摘要] 本文以朝圣之旅这一核心结构,对八十年代以来的藏族汉语诗歌写作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既高度关注对藏族汉语诗歌本身艺术品质的展示,同时又严肃而审慎地分...
2017年9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文沙龙第1期“名与实之间:满族说部概念之反思”在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会议室举行,本期活动由高荷红副研究员主讲、巴莫曲布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