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从“生死”中激发生活热情

    2017-10-12

    平时我们很少谈论死亡,甚至不少人对“死”这个字眼很忌讳。那么,如果你的大学里有一门专门讨论生死问题、尤其是死亡问题的课程,你是否会去选修?在国内,北京师范大学自...

  • 《排队》:书写极权社会中的个性与尊严

    2017-10-12

    “谁在最后?你是最后一个?他们在卖什么?” “谁也不知道,但我希望是什么好东西。可能是手套,我的手冷。” 俄裔美国作家奥尔加·格鲁辛(Olga Grushin)的《排队》开头荒诞得如同...

  • 家书抵万金:曾国藩傅雷之后我们还读谁

    2017-10-12

    刚迈入研究生阶段的那年秋天,我的导师是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路鹏程。他给我们布置的第一项读书任务,不是新闻传播的专业书籍,而是《曾国藩家书》。时至今日,那段精...

  • 布衣隐者的清新淡雅

    2017-10-12

    孙犁是当代著名作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他的文字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他始终淡泊名利、远离官场、布衣步履、低调为人,其清新...

  • 《传声筒》:西西带你读西方文学

    2017-10-12

    梁文道称西西为“作家中的作家”,莫言说“她的小说有奇思妙想、才华横溢”,余华说“任何围绕西西作品展开的讨论和评说都有可能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我们面对的并不是那类大...

  • 《搏击暗夜》:还原一个更为真实的鲁迅

    2017-10-12

    当今时代,读鲁迅传记似乎多了一种平和的心境和平淡的语境,因为疾风骤雨式的革命岁月与狂飙突进式的启蒙热潮都已渐行渐远,在日益理性化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认知和感受鲁迅因...

  • 我们要向下一代传授什么

    2017-10-12

    我们要向下一代传授什么 ——评《拇指一代》 科技,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在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方式以及工作习惯的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

  • 《谁在收藏中国》:中国文物流失苦涩之路

    2017-10-12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方来到中国,从洞窟、宫殿和画商的密室里搜刮艺术珍品,盗走了雕塑、家具、瓷器、书画等大量国宝。西方“收藏家”们是如...

  • 想象力:出版的第三次革命

    2017-10-12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武力、金融、文化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过去经历过武力致胜的时代,正在经历金融致胜的时代,未来将会进入文化致胜的时代。 寻找儿童的想...

  • 叶朗:普及读物也要有深度

    2017-10-12

    “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审美情趣,这是中国文化更深层的东西,它们对于民族的生存和历史的发展极为重要,但过去对此往往关注不够。”近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