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陆萍·丁玲·延安青年——丁玲《在医院中》新论

    2017-10-29

    内容提要 《在医院中》女主人公陆萍形象的塑造,凝结了丁玲三年多延安生活的体验,反映了丁玲因认识的加深和个人遭际的变故,到延安后情感由喜悦、兴奋转向孤独、失落的过程。...

  • 现代性·近代性·现代主义 ——对《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的质疑

    2017-10-29

    二十世纪即将成为历史。我们虽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学的形态没有十分的把握,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学将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赓续,是自本世纪初文学改良...

  • 泼寒胡戏入华时间再考

    2017-10-29

    泼寒胡戏,亦称乞寒胡戏。一般认为,这种习俗在南北朝时期自西域传入中原,入唐后成为广泛的社会习俗。其传入时间,学界多以为在北周的大象元年(公元579年)。主要依据为《周...

  • 李白诗中崔侍御考辨

    2017-10-29

    李白集中现存酬赠崔侍御的诗有十一首,除个别诗篇以外,大部分诗篇都写到崔侍御的不幸遭遇,因此可以看出,这些诗中所指的崔侍御应该是同一个人。此人是李白一生交游中很重要...

  • 重构一种陈述 ——关于当下文艺学的学科检讨

    2017-10-29

    内容提要 我国当代文艺理论与批评经过二十余年的引进、选择、筛汰,已经形成了范式多样、话语丛集的多范式多话语共生的格局。作为“理论革命”时代的人类遗产,文学的本体范式...

  • 批评之批评

    2017-10-29

    当下,文学批评生态的变异有目共睹。商业批评风行不衰,学院批评一统江湖,80年代那种“万类霜天竞自由”式的格局悄然瓦解。一种流行已久的说法是,欲当批评家,必欲先拜码头...

  • 也谈延安文艺座谈会

    2017-10-29

    偶于近日读到北大历史系女博士尚微的一篇大作《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评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北京大学学报》2003.2,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3.8转载...

  • 扶植底层作者的深层意义

    2017-10-29

    今天,我们还需要花大力气、下大本钱,去发现和扶植底层社会的文学作者吗?从一贯的文学传统看,从特有的文学体制讲,似乎不难回答:当然需要。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个...

  • 区域视角与鲁迅研究——从《故乡》的歧解说起

    2017-10-29

    如果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鲁迅小说《故乡》中到底是谁——闰土还是杨二嫂——在草灰里埋藏了碗碟?研究者中的答案可能很不一样。据尾崎文昭《“故乡”的二重性及“希望”的二...

  • 《李白诗中崔侍御考辨》质疑

    2017-10-29

    李白集中,现存有酬赠崔侍御诗十一首,除了两首之外,其余都是在金陵一带写的。这些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李白的行踪、生活和思想,应予注意,这样就必然会牵涉到对崔侍御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