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试论《水浒传》的悲剧历史底蕴

    2017-10-22

    一 《水浒传》[1]留给人的最深刻印象,莫过于贯穿全书、无比鲜明的爱憎立场。这种朴素的情感立场与某些现代社会学分析一拍即合,人们很容易接受这样的结论:这是一部反映农...

  • 试论唐代宗族的转型

    2017-10-22

    对于唐代社会中的宗族问题,论之者甚少,也不够充分,其原因当然有史料缺乏之制约,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笔记、诗文碑志,有关唐代宗族活动的史料较为稀见,仅敦煌文书中有较...

  • 船山诗学的雅俗之辨

    2017-10-22

    “雅”与“俗”,是美学史上一组古老而弥新的概念。重雅轻俗、严雅俗之辨,在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雅”与“俗”也颇具时效性,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变数。时代、地...

  • 插图与明清小说的阅读及传播

    2017-10-22

    “中国版画史就数量来讲,实际上是中国书籍插图史。”[1]对明清小说插图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对版画艺术的热心倡导。郑振铎先生则在古典文学作品插图的具体研究...

  • 袁枚性灵诗学的解构倾向

    2017-10-22

    袁枚诗学通常被称为性灵派,与沈德潜的格调派、翁方纲的肌理派被当代批评史研究者目为乾隆诗坛三大诗学。回到历史的语境,格调派和肌理派都是后人命名的,只有性灵派当时即有...

  • 宋代纪传、编年二体优劣论

    2017-10-22

    纪传体和编年体是中国古代史学著作的两种主要体裁。纪传、编年二体优劣之争 [1] ,其来有自。两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繁荣,史学著作大量涌现,二体优劣之争随之而起。中唐以后编年...

  • “唐宋互参论”辨

    2017-10-22

    厉鹗(1692—1752),清初著名文人,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著作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宋诗纪事》等。厉...

  • 论中唐春秋学的义例思想[1]

    2017-10-22

    义例学是作为经学的春秋学的核心内容,在经学史上颇具创新意味的中唐春秋学,也对义例的总结倾注了巨大的热情,《春秋集传纂例》(以下简称《纂例》)即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宋...

  • 再议孔子删《诗》

    2017-10-22

    从春秋中期至孔子时代约一百五十年间,《国风》作品产生的数量也许不少,但被编入诗文本而保存下来的,却仅有寥寥可数的十篇。这十篇作品包括《秦风》五篇:《黄鸟》、《晨风...

  • 晋宋风致与雅人情怀

    2017-10-22

    一、 问题的提出 在南宋中后期,以国都临安为中心,聚集着一大批江湖诗人。这些诗人被繁华的都市生活所吸引,以诗歌作为行谒的工具,长期游走于达官贵人之门,形成南宋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