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年选 已经有好几年了,每年的一月份,几家出版社出版的叫“年度最佳”的散文选集差不多同时上市,至少有四五种。这些选本代表着不同选家的视野、视角以及文学审美的水准,...
从写实主义、下半身写作到表现私秘……一种以表现生活真实为由,写人的原始本能、弱肉强食、卖身求荣、权钱交易、尔虞我诈、阴谋凶杀、泯灭人性的作品悄然兴起。如果是为了衬...
我们的文化传统是重视阅读经典的,但近些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失去了阅读经典的兴致和耐心,另一些人则借着让经典通俗化的名义将经典肤浅化...
杨争光长篇小说《少年张冲六章》 让求异思维发芽开花 都说杨争光是个“鬼才”,这位满肚子奇人异事的故事高手,常常用独一无二的透彻、犀利诡异的目光,写出一篇篇令人拍案叫...
王童自称是个“杂家”,倒也符合实情。他写过很多影视评论和作家导演专访,也写过不少国际时评;喜欢摄影,拍摄的照片经常发表,有的还得了奖;他的朗诵水平很专业,记忆力惊...
狂做文章信手书,一章一句真性情。89岁的许渊冲自认“狂而不妄”,因为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本报记者 郭红松摄 名片上赫然印着:“书销中外六 十本,诗...
一 屈指算来,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何况已年逾耳顺。对一个渐入老境的人来讲,最为紧要的,恐怕不是别的,而是后世...
创作与阅读:读进去,跳出来 ——鲁迅文学院“经典与当下写作的关系”研讨会综述 经典,读还是不读?怎么读?在经典沉淀日益增加、阅读资源越来越丰富的时代,这个问题成为大...
王祥夫《发愁》 同处一室 中有沟壑 李鲁平 《发愁》(《上海文学》2010年第3期)是一个简洁、精致的短篇。一个女人、一个男人、一只猫构成故事的全部。女人是跑了丈夫的女人、没有...
“明朗的星辰……/凝视海潮冲净尘世的崖岸……/俯瞰下界的荒原与群山……” 奥德翁影院放映厅里灯光已亮,观众起身迟迟不肯离去,目注银幕听影片《朗星》诗歌朗诵的尾声,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