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金圣叹的思想性格极其复杂,其中的许多构成因素互相对立,这在他点评《水浒》的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他既维护封建制度,又崇尚率性而为;既沉溺于传统的文化意...
甘铁生(作家) “底层文学”预示着危机,作家当向形而上进发 经济学上有个格雷欣法则,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说法。这是古往今来的现实。写作界不必为此过于惊讶。况且,正如...
杨斌华(《上海文学》副主编) 文学杂志要建立有效的自我评价尺度 在新媒体时代,究竟怎样才是好的文学杂志?文学期刊在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杂...
内容提要 “审美意识形态”这个概念近年来在学界引起较大的争议,主要问题是:一、“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二、对“审美”本身的理解。本文结合学界的不同意见,论证“...
孟繁华(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我对当下文学创作持乐观态度 最近这段时间对中国文学的评价各方面的声音是非常不同的。特别是在去年,有三种声音特别否定当下创作: 第一,去年...
中国文学编年史的编纂,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盛。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这是现代学术负面后果所导致的一种回应。 与传统学术相比,20世纪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文...
一、良缘缔结后的“回生” 20世纪末,有关“诗歌危机”“诗歌消亡”的挽歌不绝于耳,诗歌在怨声载道中苦苦挣扎。除了“宿敌”们一如既往抨击外,来自主流文化、影视文化的挤对,也是...
1 新世纪网络仿像文学,是受到大众文化的复制性取向的影响而产生的。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认为大众文化“是由大批生产的工业技术生产出来的”、“标准化的、公式化的、重复和肤...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分析严家炎先生在《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中使用的“复调小说”概念与巴赫金“复调小说”概念的差异、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与米兰·昆德拉复调小说理论,...
20世纪90年代,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文学受意识形态宠幸的状况不复存在了,人们开始哀叹文学丧失了昔日辉煌中国20世纪60年代及新时期之初,中国文学的“轰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