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从李长之到梁宗岱

    2017-10-29

    长期以来,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被人混为一谈,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激烈的全盘反传统的态度被认为是整个中国新文化运动革命的力量关键之所在。这给中国新文化运动...

  • 寻找多个起点,何妨返回转折点

    2017-10-29

    自从王德威发了一声威,说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之后,晚清成了现代文学史家们众目所视的焦点。就是在晚清文学体内,追寻现代文学发生的缘由。这正是这一学术观点的深长意义。现...

  • 论晁补之对苏轼词风的拓展

    2017-10-29

    内容提要 词学界普遍认为北宋著名词家晁补之是追步苏轼词风的,但缺乏应有的论证。晁补之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歌咏、桃源世界的构想、夫妻感情的抒发、宗族亲情的表达、自我心迹的...

  • 历史重释与“当代”文学

    2017-10-29

    内容提要 一、“当代”文学的重新提出 尽管在教育部门颁布的学科分类和各种版本的文学史中,“当代文学”似乎已是一个毋庸置疑的概念。它指的是对1949年至今(时间)发生在中国(地域...

  • 华容胡氏族谱与古华容县地望新证

    2017-10-29

    内容提要 今华容县由古华容县沿袭演变而来。华容胡氏族谱所记载的胡刚、胡宠、胡广等汉代历史名人,清楚地证 明,古今华容一脉传承、同为一地。1999年修订出版 的《辞海》关于“...

  • 反思“审美日常生活化”

    2017-10-29

    内容提要 2003年6月《文艺争鸣》集中发表了有关“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一组文章,被认为这是一场深刻的美学革命,由此美学文艺学界展开了对“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争论,至今仍方兴...

  • 挂小说的羊头 卖剧本的狗肉

    2017-10-29

    本雅明1936年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录音和电影技术的出现,使机械复制第一次获得了独立于自然和现实,独立于艺术作品“原作”的价值,它以一种复制的...

  • 从两条史料看蒲松龄的民族属性

    2017-10-29

    内容提要 蒲松龄的民族问题,学界一直有争议。本文从《元史》中关于路总管人选的任用原则和《晋书》中有关蒲氏远祖蒲洪的记述等两条史料,证实蒲松龄的远祖在南北朝之前很可能...

  • “歌”与“诵”、“造篇”与“诵古”

    2017-10-29

    内容提要 本文根据先秦文献记载,对“不歌而诵谓之赋”的传统定义提出商榷,并考证了在春秋赋诗活动中,赋、歌、诵的本义,指出赋是诗的表达行为的总名,诗可歌可诵,所以赋义...

  • “双性同体”:唐宋词女性化文学品格的另一种阐释

    2017-10-29

    内容提要 相比于唐宋诗,唐宋词的独特审美价值就在于其“女性化”的文学品格。借助于西方“双性同体”理论。这一文学品格的形成原因及其审美价值都可得到一定程度的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