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姚际恒的《诗经通论》是清初疑古派《诗经》学的代表著作,姚氏以文学的眼光涵泳《诗》篇,用疑古的态度寻绎《诗》旨,在清代《诗经》学上独树一帜,对崔述、方玉润等...
文学性程度不高,是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创作的一个容易让人尴尬的问题。在新世纪探讨这个话题尤其重要。这不是我们愿望上要抓艺术质量、推动文学繁荣的问题,而是我们在理论上还...
内容提要 《孟子·离娄下》中“诗亡然后春秋作”之语,论者多作“《诗》亡然后《春秋》作”,将“诗”理解为文本之《诗》。鉴于先秦时《诗》未曾衰亡,而诗歌创作的衰竭则是一...
内容提要 不少评论家把柳永和苏轼分别看做“婉约派”和“豪放派”两个对立词派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苏轼很不满意格调日趋卑下的婉约词,而不少柳词正是格调不高、“浅近卑俗...
一 在今天重提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有没有必要呢?我想会引起不同看法。因此,我想就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与可能性来谈谈我的看法。 不可否认,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曾经困扰了文论界几...
我是散文编辑,业余时间,贪看足球。有趣的是,当下的散文现状和足球现状差不多,散文家和职业球员的劳动较少获得受众的尊敬。举个例子说吧,小说家们每年总有几位因其作品的出色而...
内容提要 在公安派形成之初和鼎盛之时,公安派作家不知道徐渭为何人,也没有读过徐渭的诗文,因而徐渭对公安派的形成和盛张其实没有产生任何影响;袁宏道识出徐渭时,公安派的...
内容提要 国外有不少文学史家,都曾对文学史写作提出了质疑,即他们对通常所认为的文学史能够解释文学审美特点的看法持怀疑态度;国内也有学者对文学史写作的合理性、可能性提...
最近,陈晓明先生在一场名为《中国当代文学现状》的讲座中,提出:中国当代文学是“向死而生”的文学。他认为文学在创新意义上面临的一种绝境,宣称“文学已死”,同时又提出...
《顽主》(1987)讲述三T公司开展“替人解难替人解闷替人受过”业务的“荒唐”故事,在这里连人的情感也可以被替代或虚拟:业务员杨重代替王明水大夫与其女友刘美萍约会,另一业务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