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元祐更化初《同文馆唱和诗》考论

    2017-10-22

    《同文馆唱和诗》虽然有《四库全书总目》、《四库提要辩证》以及《宋人总集叙录》等重要的“提要”与“叙录”,但其诗集之编纂体例与其锁院的时间、地点、人物、性质、意义都...

  • 寻找唐宋科举制度变革的转折点

    2017-10-22

    隋唐时期诞生的科举制度 [1] ,到宋代起了极大的变化,考试的内容从重诗赋到重经义,取消行卷制,实行弥封制。考试环节除了乡试、省试之外,又增加了殿试。考试时间从每年一次...

  • “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成为一种文学叙写方法*

    2017-10-22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地域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学界已有深入的探究,如吴承学提出“地域文体学”、“中国古代文学地域风格论”等论题,并从“江山之助”的视角切入...

  • “燕行录”戏曲史料的学术价值初探

    2017-10-22

    “燕行录”是明清时期朝鲜使臣及其子弟、随从(偶有民间人士)往来中国留下的各种文字记录,题名各异,今人统称“燕行录”或“燕行文献”。 [1] 笔者曾先后撰有《〈燕行录全集〉演...

  • 司空图《诗品》与德勒兹“块茎”概念

    2017-10-22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杰作,其思维和文本形态与现代人所熟悉的理性思维逻辑大相径庭。有人认为:“这部诗学专论采用了最具民族特色的意象批评模式...

  • “日常化”的意义及其局限

    2017-10-22

    以范仲淹为领袖,包括欧阳修、韩琦、富弼、蔡襄、余靖、石介、尹洙、苏舜钦等一代名臣在内的“庆历士大夫”在北宋中期的出现,对于宋代政治、文化的演变,“新儒学”以及“古...

  • 论明清之际中州与吴地的文学互动

    2017-10-22

    明清时期,三吴之地为文化大国,文人众多、文社密集、文学发达、文献繁富,不唯是吴文学史上之高峰时段,亦对华夏全域文学产生着重要影响。在考察其文化发达的原因时,吴文化...

  • 明刊戏曲插图之演变及其戏曲史意义*

    2017-10-22

    明代戏曲演出、创作、出版较之元代皆繁盛一时,现存的明刊戏曲剧本大多有插图,这些插图在质和量方面皆大有可观。现今留存下来的明刊戏曲版本约有近300种,插图数量约有40000多...

  • 试论经典与政治权力之关系

    2017-10-22

    在经典的论争中,很自然分为本质派和建构派。前者把经典定性为它的内部属性,后者则认为经典是权力建构而来。其实二者皆有偏颇。作为传世的优秀文化遗产,从其文本自身说,它...

  • 略说明清时期女性诗文集在东亚的环流

    2017-10-22

    一 引 言 在整个东亚地区,中国女性文学的创作由来已久,不仅有名篇流传,而且有著名的女诗人、女作家享誉文坛。锺嵘《诗品》评论了自汉至梁一百二十多家作品,其中就有班姬、...